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请广于君   广:_________  (2)寡人矣   谕:_________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与“且秦灭韩亡魏”一句中“且”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B.壮士不死即已
C.盖余之勤艰若此 D.存者偷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1)唐雌的使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古至今,像唐唯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课内两则短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太丘舍()(2)去后至()
(3)学而时习之,不亦乎()(4)与朋友交而不乎()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与人期行,相委去人不知不愠
B.友人惭,下车引学而时习
C.可为师矣幸甚至哉,歌咏志。
D.人谋而不忠乎可以师矣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戴 逵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①也。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②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逵曾就范宣③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④,不足动心⑤,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选自《历代名画记》)
【注释】①.谯、铚: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区域。②.郑玄:人名。③.范宣:人名。④.至于开敬: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⑤.动心:打动人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铸佛像及雕刻()②.潜坐帷中,密听众论()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
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通读全文,说说戴逵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 直 左 手 执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如 有 所 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佛印绝类弥勒类: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
③如有所语语:④右手执卷端卷端:
翻译句子。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

情抱
唐相国孙公宽裕通简,不事矫异,常语于亲友曰:“凡人许己,务在得中。但士行无亏,不必太苦。以我之长彰彼之短以我之清彰彼之浊幸勿为之。”后谪居衡山,情抱坦然,不以放逐而怀戚戚。每对客座,而厮仆辈纷诟殴曳,仆于面前。相国凝然似无所睹,谓客曰:“若以怒心逢彼,即方寸自挠矣。”其性度皆此类也。相国曾乘轺至蜀,诣杜光庭先生受,乃曰:“尝遇至人,话及时事,每有高栖之约。”尔后虽登台辅,竟出官于南岳,有诗《寄杜先生》,其要句云:“蜀国信难遇,楚乡心更愁。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他日相逢处,多应在十洲”。唐末朝达罹谷水白马驿之祸,唯相国获免焉。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常于亲友曰()(2)士行无亏( )
(3)有高栖之约()(4)相国凝然似无所()
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放逐而怀戚戚。
在遭遇谷水白马驿之祸时,唐相国为什么能幸免?

文言文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解释加点词。
然曰()(2)公大兄()
翻译句子。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有人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写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