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肉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
B.细菌和真菌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
D.有些生态系统只具有生产者和分解者两种成分 |
下图是某种群在理想环境和自然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时不会出现K值 |
B.该种群在自然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为“S”型 |
C.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达到3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
D.环境条件变化不会对该种群的K值造成影响 |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B.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C.造成群落演替的原因只在于群落内部,与外部环境无关 |
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 |
有人食用海鲜后出现腹泻、腹痛等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海鲜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
B.海鲜引起的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
C.机体初次接触海鲜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海鲜后会发生自身免疫病 |
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 |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
C.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 |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