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1)实验测得,5g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则甲醇的标准燃烧热ΔH= 。
(2)今有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则a b(填“>”、“=”或“<”)
H2(g)+ 1/2O2(g)=H2O(g) ΔH1=a kJ·mol-1
H2(g)+ 1/2O2(g)=H2O(l) ΔH2=b kJ·mol-1
(3)拆开1mol气态物质中某种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
化学键 |
H-H |
N-H |
N≡N |
键能/kJ·mol-1 |
436 |
391 |
945 |
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H=a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 的值:_______________(注明“+”或“-”)。
(4)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推算。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 2H2(g) + CO(g) CH3OH(g);ΔH =-90.8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23.5 kJ·mol-1
③ CO(g) + H2O(g) CO2(g) + H2(g);ΔH=-41.3 kJ·mol-1
总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CO2 (g)的ΔH= ;
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因此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
Ⅰ、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H2O(I)=H2O(g) △H=" +44.0" kJ.mol-1
②2CH3OH(I)十3O2(g)=2CO2(g)+4H2O(g) △H=" -1275.6" kJ·mol—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Ⅱ、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A:CO2(g)+3H2(g) CH3OH(g)+H2O(g) △H1
反应B:CO(g)+2H2(g) CH3OH(g) △H2
在体积为2L的合成塔中,充人2 mol CO2和6 mol H2,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及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T1、T2均大于300℃)
(1) 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1___ _0(填“>”“<”或“=”)。
(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10min),用H2表示 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保持恒温,当容器中n(CH 3OH)︰n(H2O)为1︰1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B.若保持恒温,当容器内气体压强恒定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平衡常数:K(T1)<K (T2)
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的温度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
(4)对于反应A,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
A.增加CO2的量 B.升高温度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按原比例再充入CO2和H2
(5)某温度下,将4mol CO和12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0.5" mol·L—1,,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6)在T1温度时,将1mol CO2和3mol 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的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 ___。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氧化性: ; KI+I2
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 Fe3+),用适量蒸 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
第一份试液中滴加 KSCN溶液后显红色;
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①加KSCN溶液显红色,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是 ;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1分)。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O3-+5I-+6H+==3I2+3H2O和 _______ ______。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_______。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_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均属于化学学习中的动态平衡。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H2AH++HA-,HA-
H++A2-。
(1)Na2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2)某温度下,若向0.1 mol/L的NaHA溶液中逐滴滴加0.1 mol/L K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该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
A.c(H+)·c(OH-)=1×10―14B.c(Na+)+c(K+)=c(HA-)+2c(A2-)
C.c(Na+)>c(K+)D.c(Na+)+c(K+)=0.05 mol/L
(3)已知常温下H2A的钙盐(CaA)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CaA(s)Ca2+(aq)+A2-(aq) △H>0。 Ksp=C(Ca2+)·C(A2—)
①降低温度时,Ksp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②滴加少量浓盐酸,C(Ca2+) ,原因是 ;
(4)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3价Cr的配合物K[Cr(C2O4)2(H2O)2]中,配体是___________,与C2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CaO晶胞如图所示,与每一个钙离子距离最近并且距离相等的钙离子有_________个 ;CaO晶体和NaCl晶体的晶格能分别为:CaO:3401 kJ/mol、NaCl:786 kJ/mol。 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Fe(C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Fe(CO)5(s)=Fe(s)+5CO(g)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则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 。
(4)从不同角度观察MoS2的晶体结构见图。已知:Mo位于第五周 期VIB族。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晶体硅中硅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2 |
B.电负性:C<S |
C.晶体硅和C60比较,熔点较高的是C60 |
D.Mo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55s1 |
E.MoS2的晶体中每个Mo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S原子数目为4
F.MoS2的晶体中Mo-S之间的化学键为极性键、配位键、范德华力
②根据MoS2的晶体结构回答:MoS2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海水资源丰富,海水中主要含有等离子。合理利用海水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Ⅰ.火力发电燃煤排放的会造成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利用海水脱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天然海水的pH≈8,呈弱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2)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要用进行氧化处理,氧化后的“海水”需要用大量的天然海水与之混合后才能排放,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重金属离子对河流及海洋造成严重污染。某化工厂废水(pH=2.O,≈1g·mL-1)中含有
等重金属离子,其浓度各约为0.01mol·L-1。排放前拟用沉淀法除去这两种离子,查找有关数据如下:
难溶电解质 |
![]() |
![]() |
![]() |
![]() |
![]() |
![]() |
![]() |
8.3×10-17 |
5.6×10-8 |
6.3×10-50 |
7.1×10-9 |
1.2×10-15 |
3.4×10-28 |
(3)你认为往废水中投入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沉淀效果最好。
A. B.
C.
D.
(4)如果用生石灰处理上述废水,使溶液的pH=8.0,处理后的废水中=__________。
(5)如果用食盐处理其只含的废水,测得处理后废水中
的质量分数为0.117﹪。
若环境要求排放标准为低于1.O×lO-8mol·L-1,问该工厂处理后的废水中
=__________。已知
=1.8×l-10mol2·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