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遗憾,也是一朵奇葩
①遗憾,词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心""太可惋惜"。无论人还是事,若留下遗憾,似乎都会存有残缺,让人叹息不已。
②很多的悲剧都在展现遗憾:荆轲身负重任剌奏王,偏偏选人不当刺杀失败,遗憾!屈原忠心耿耿爱君国,偏偏遇上昏庸的楚怀王,遗憾!历史上类似的悲剧不胜枚举,在人生的行进过程中遗憾似乎常常如影相随。
③既然如此,那么应该怎样对待遗憾呢?毋庸置疑,我们应该正视遗憾。
④正视遗憾,首先是坦然接受遗憾。如果人生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那么我们不如坦然接受它,不抱怨,不气馁,把它化作人生中的另外一道风景。 韩愈接受了"朝奏夕贬"的遗憾,写出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绝句;柳宗元接受了贬谪永州闲置的遗憾,写出了不朽的"永州八记"……由此看来,遗憾,也是一朵奇葩;它,也能激发出生命的激情,让生命在逆境 中焕发出新的精彩。
⑤正视遗憾,就要把遗憾作为人生的又一块磨砺石。遗憾,常常还不是轻描淡写的叹息,不是大可惋惜的摇头,遗憾可能是人生的一道坎,甚至是险象环生的断裂层。但是,只要正视遗憾,把遗憾作为又一块磨砺石,磨练毅力,砥砺意志,那么,人生在遗憾这块磨砺石上将奏出荡气回肠的高亢之音。不是吗?越王勾践亡国被俘,遗憾,但他砥砺沉潜,最终"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音乐家贝多芬,正值创作的盛年,然而双耳失聪,遗憾,但他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了如《命运交响曲》等许多不朽作品。当人们还在用滚滚热泪对他们的种种遗憾扼腕长叹表达出自己的遗憾时,他们已经把遗憾当作展现生命进取的长空,翱翔搏击其中,创下一个个奇迹。
⑥正视遗憾,就是把遗憾定格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高于现实,也正因为如此,追求理想的人难免受挫,从而留下遗憾。但是,如果能笑对遗憾,那么,遗憾将定格为一种经历,留下为后人赞叹的美。李白欲求仕,但终生仕途不顺、屡遭排遣,是遗憾,然而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又曾让多少文人墨客欣然折服;王勃一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是遗憾,然而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唱,又让多少人怦然心动。所以,遗憾就是一种厚重的美,它正如一杯苦茶,虽然入口苦涩,却能于入咽时感受到它的香甜。
⑦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帮能有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会绽开花朵,但正如朱光潜老先生所说:"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既然如此,何必拒绝遗憾!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应该正视遗憾。
(有删改)
1. |
本文围绕"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应该正视遗憾"这一中心论点设立了哪些分论点?
|
2. |
请仿照第②段划线句子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不得照抄原文中的事例。
|
3. |
文章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二)现代文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本段的结构形式是 。(1分)
.这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1分)
.这段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1分)
.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A.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
.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2分
.《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
(四)小议“给力”
一日,踱步路过一个相当级别的宾馆,旁边滚动的屏幕上的广告让我停下脚步:“新年伊始,单间‘给力’98元;豪华包间288元,更‘给力’,欢迎住宿”。我就心里纳闷,新年住宾馆就这么“给力”,网络用语既然用到这,看来宾馆的老板还是一个赶潮流的,特别有创新意识,也难怪宾馆的门口来往住宿的人络绎不绝,但是,再给力还是要掏腰包的。
谈到春晚,在往年春晚中,语言类节目总是会拿网络用语说事,今年春晚也不例外。在春晚开始没多久,就有网友发起投票,“猜猜谁会第一个说出‘给力’”。在这个投票中,冯巩、姜昆、朱军是网友心中的“热门”,李咏、董卿则成为“冷门”。但实际上“给力”其实出现在黄宏的小品里。节目《“聪明”丈夫》讲述的是黄宏为了获得单位分的房子而与妻子协商了一场“离婚妙计”,之后的“嫂子在外面有五个男人?太给力了!”终于让网友的猜测尘埃落定。看来,小品的创意人还是费了一番的功夫的。
“给力”系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莆田方言“给力”是勤快的意思。其实“给力”最早广泛使用是一家叫做“给力网”(又名雷人给力网)的网站。因为该网站主要关注古今中外、人文历史、天文地理、热门新闻、图片、视频等等各方面的最雷最给力的资讯,所以“给力”一词在一些男性网友之间很受欢迎,开始慢慢流传开来。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给力”一词的鼎力运用,加上“给力”一词能很好的表达网友看球赛的情绪,“给力”一词开始成为热门词汇,广泛流传,形成火爆之势。
随着2010年“给力”一词的火爆,“GEILI给力”被注册成服饰类、体育用品类、饮料类、酒类、食品类、保健品类、化妆品类的商标。“给力”牌系列产品也随之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热卖。就连跨年演唱会都“给力”哦,如湖南卫视的跨年演唱会取名叫做给力2011跨年演唱会!事实上,不仅仅是在网络上,在现实生活中,“给力”“不给力”这两个词的人气也出现疯狂的上升。如在课堂上,学生们说“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在公司;职员们私下议论公司涨工资时,人们说“这boss真给力啊!”。又比如我在网络上或是报纸上摘取如下“给力”的用词;1、2010年11月10日,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2、央行给力,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3、CPI创25月新高食品给力74%;4、抗通胀工资是否能“给力”?5、中石油“给力”五大措施力保甘肃油品供应;6、7万个亿了!财政应“给力”民生;7、新能源公交“不给力”故障频发引乘客不满;8、高房价给力光棍节;9、根除“霸王条款”,监管需“给力”;10、为青年法官成长“给力”;11、江苏公推公选给力“阳光权力”;12、本年度最给力演讲(柴静博客12月4日)。看来,“给力”无论在网络上、口语中,还是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媒体上,其用途之广,意思之深是远远超出推广人的初衷的。长期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吉林大学副教授叶君说过,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个词,但是她认为“给力”这个词在民众中人气狂飙的现象很正常,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社会的活力和民众很强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人们正在试图用这种更为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真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种各样的花俏网络词语会越来越多。其实,除了“给力”这一词语,还有“脑残”、“淡定”等等一大批网络词语出现。有赵本山小品《同桌的你》为“给力”的网络用语“此处省去xxx字”的推波助澜,这句用语今年大概会火。也许“给力”会在以后变成某某商品促销十分“给利”、热腾腾的豆腐脑十分“脑馋”、网上购物快速“单订”等等变相的网络民间用语,成为网民爱不释手的经典网络词语。.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给力”这个词语是怎样火爆的?并说说 “给力”的火爆说明了什么?
.文中列举了哪些例子论述“随着2010年‘给力’一词的火爆”,其用途之广,意思之深?(3分)
.为什么说“各种各样的花俏网络词语会越来越多”?(2分)
.下面对朗读的理解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2分)
A.给力”现已广泛地运用在网络、媒体以及我们的口语中。 |
B.“给力”在生活中的运用,其用途之广,意思之深是超出推广此词网友的初衷的。 |
C.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更多的花俏网络词语会应运而生。 |
D.“给力”的出现说明公民的网络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日益渐微。 |
(三)城市农夫
①我的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几年前一个深秋的清晨,他挑着两个圆滚滚的蛇皮袋,踏上了开往城市的班车。舅舅在那里替人打桩、拉板车、搞装修,但他最容易找到的工作还是砌墙抹灰。一个半拉子泥工的浆砌技术毫不逊于那些泥匠师傅,他过硬的基本功得益于家里砌牛栏厕所时的自我实践。身高只有1.6米,体重不过l00来斤的他就像一座小型火力发电机,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他一肩能扛两包水泥,一天能砌100多平方米的墙,一板车能拉500多块砖。
②舅舅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小学毕业生。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下决心培养孩子。如今,三个孩子一个在江西农大读书,两个在县城上中学,这在农村可是相当少见的。舅舅的负担自然是够重的,每年得交一万多元的学费。好在孩子们懂事,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他们几乎不花零用钱,在意念中把自己不必要耗费的体能蓄积起来和思念一同寄给父亲,同时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取奖学金,以此默默的帮着父亲。这些,使长年在外用苦力挣钱的舅舅欣慰无比,也使他更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在知识面前失去尊严。
③来到城市,他从一幢高楼到另一幢高楼,白天和工友们在蛛网似的脚手架上出没,宛如一只蜘蛛,靠巨大的定力将身体附着在网上;夜晚把自己劳累了一天的身子卷进棉被,形如一节横卧在工地上的涵管,然后在梦中展开对故乡的思念……
④近三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在农村和城市这两块地里,他各有收获:前者收获的是每亩一千多斤的粮食,但付出的是种子、化肥、农药等不低的成本;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惟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但高空作业,难免有风险。显然,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春节留守在城里工地,省下了一笔回乡的路费,寂寞自然也少不了,他常和未回家的民工守在电视机前,把节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留下了泪水。
⑤站在高空展读大地的容颜,城市越来越高大,而故乡却越来越邈远。潜意识里,舅舅试图从城市与乡村所形成的夹角中探求自己及家人的命运。他从这个夹角中看到了什么?或许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繁华,当然还有一种失衡的感恩。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留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扇窗上的体温。我想告诉你,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群勤劳朴实的人来建造。一座城市因为有无数双这样的手、无数颗这样的心、无数个这样的人而倍感温暖。我的舅舅就是这样一名如候鸟般转徙于城市和农村的普通的农民工。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内心不免有些酸楚;但想到三个孩子的未来,又不由得宽慰起来。
⑥近日。接到舅舅的电话,说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他寄回了一年的劳动所得一万元钱,要我转交给他家里。从银行出来,我感觉手上的一沓钞票特别重,并且有种浓重的潮湿感,仿佛一捏就能渗出汗来。
⑦如果有一天,在城市的街头有一个满身灰尘。大口嚼着开花馒头的农民工与你擦肩而过,请你一定要在心里微笑着对他说声:“辛苦了!”(选自《中考语文》).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打工仔舅舅”好不好?为什么?
.请认真阅读第⑤自然段,仔细揣摩画横线的句子中“体温”一词的含义。
.第⑥自然段写道:“我感觉手上的一沓钞票特别重。并且有种浓重的潮湿感,仿佛一捏就能渗出汗来。”“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会想些什么呢?请你仔细体味,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二)神秘的运动常数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②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和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米。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震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④与蜂鸟形体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摆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每分钟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秘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它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⑦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渗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它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晚。
(据《科技之谜》罗声/编译)、第⑤段中加点的“不仅仅”“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文章举蜂鸟、海豚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
、生物的“运动常数”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具有怎样的用途?
、随着人类对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仿生学在改进工程技术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请结合日常获取的信息再举一个仿生学的例子。
《工头黑三》
靠一位老乡的帮助,我才被带到山中工地。工地上二十几号人,从山中挖掘高岭土,挑进一卡车。老乡指着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小声对我说:“他是工头黑三。”“他也劳动?”工头黑三挑着担子走过来,这是一位满脸胡茬的40多岁的男人。老乡怯怯地眼他打招呼。他没有停下,盯我一眼,卸土回程,抹把汗,边走边说:“现在干,还是下午再来?”老乡说是计担工资。我立即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工地上生龙活虎的工友,下了工就像打了败仗的兵,无精打采。我提着只有几件衣服、几本书的行李,走在他们的后面。不超过10斤的行李,却觉得沉重。一只大手接过行李,是工头黑三。我说:“谢谢。”他连哼也没哼一声。良久,他才问我是否吃得消。我说我经常帮家里挑稻谷,干得来。
工棚设在山坳里,两间草棚,住着二十五人,还有包工头黑三。
饭菜端出来,工友们又恢复了生气,你争我夺,狼吞虎咽。工头黑三蹲在我身边,说:“吃得下,才做得来。”我加快嚼食速度,可是,食物总在嘴里打转,咽不下去。家里、学校的伙食没有这里好,大概是劳动强度大,我没有胃口,只吃了一碗饭。
休息半个钟头左右,又要出工。七月天,骄阳当空,没有一丝风,路边的草木蔫了似的。天气闷热,人喘气都困难。在高岭土的地方已被挖了好大一个坑,像火坑。下午轮到工头黑三把锄,他力气大,两锄就是一畚箕。挑担的队伍一个紧跟一个.干了两个钟头左右,我的肩膀开始红肿,挑起担子钻心地疼,双脚打颤。特别是踩上颤悠悠的木板上卡车的那段坡路,双脚颤得厉害。背后催促的声音越来越多,之后是怨言。我咬着牙。
工头闷声闷气地说:“要是累了,就休息一会儿。”
我说:“不!”
他也不再多说,一锄下去,盛满半个畚箕。我心里祈求,就此打住。他依然又是一锄。不幸的事终于发生。我暗中使劲,以冲刺的姿态踏上木板还不到几步,双脚一软,连人带土摔下来。等我醒来,发现有一双粗糙的手贴在我的额头上。睁开眼一看,是工头里三,他吁口气,收回手,走出工棚。山区的傍晚清爽许多。工友在棚外谈农事,谈城里事。我撑起散架似的身子,拉亮电灯,背朝他们看书。只着一会儿,电灯“啪”地被拉熄。我回转头,是工头黑三。我以为他不晓得我在看书,又拉亮电灯。工头黑三走过来,黑着脸,盯着我。我赶紧合上书,他走出去,灯又给熄了。
老乡拉我出去,告诉我工头黑三不让人在工地上看书,看到他侄儿看书也给撕个稀巴烂。
老乡说:“这里的电费贵。”
第二天中午,我想利用半小时看会儿书,书却不见了。一问,才知道是工头黑三的侄子拿去做引火材料。他管我们的伙食。我愤怒地揪住他的衣领,反被他一掀,趔趄地倒在闻声而至的工头黑三怀里。他扶稳我,左右开弓给侄儿几巴掌。我只有痛惜流泪的份儿。“什么书”工头黑三问。
“是去年高考复习提纲。”
一天十多个小时的强力劳动,连续干了一个多月,因为下了一场滂沱大雨,我们才休息两天。
雨过天晴。开工前工头黑三嘱咐大家要小心,当心塌方。他告诉我们手脚麻利点,装满一车就收工。他第一次没有参加劳动,警惕地在工地上巡视。他只注意工人们劳动的地方,忽视了自己所站位置的危险,一块石头滚下来,他负了重伤。
在匡院里,工头黑三将一大捆崭新的书递到我面前,说:“我托人为你买了书,就是你要的高考复习书,假期要过去了,你回去读书吧。暑假赚的钱,够你一年用的。在工地上,我不是难为你,干重活又看书,会累死的。”他闭上眼,我流下泪。
第二年,我考上一所师范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想报答报答工头黑三,但怎么也找不到……、文中写到了人们对黑三的误解,请说出相关内容及其作用。
内容:
作用:、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它表现了工头黑三怎样的心理。(2分)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工头黑三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文章最后写到“我”听了黑三的话后,流下了眼泪。请你描写出当时“我”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