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小题满分1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函数的反函数为,定义:若对给定的实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则称满足“和性质”.
(1)判断函数是否满足“1和性质”,并说明理由;
(2)若,其中满足“2和性质”,则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
对任意的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对数函数 函数的基本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回答:

(1)实验用剩的药品  (填“要”或“不要”)放回原瓶,  (填“能”或“不能”)拿出实验室。

(2)右图①、②操作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3)不规范的操作会引起意外。在以下列举的四种意外中选择回答:

A.液体溅出伤人B.着火引起意外

C.酒精溢出致火焰熄灭D.试管骤冷破裂

操作③可能引起  (填字母,下同);

操作④可能引起  

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下图是某探究小组用含有MgCO3、MgSO4、Al2O3杂质的石灰石样品制取氯化钙的流程(所加入的试剂均为适量)。回答:

(1)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2)①中共发生了  个化学反应。

(3)②中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4)③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滤渣的成分有氢氧化镁、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并进行有关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药品是  

(2)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考虑,装置A属于  型气体发生装置。

(3)若进入装置D中的氯气是纯净干燥的,则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中盛有的溶液是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看到装置D中“石蕊纸花”(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下同)无明显变化,E中湿润的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对此,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Ⅰ.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溶解性不大),并能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

Ⅱ.氯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成为氯水,氯水除了具有消毒作用,还具有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物质具有漂白作用?

【提出猜想】猜想1:氯水中的H2O具有漂白作用。

猜想2:氯水中的HCl具有漂白作用。

猜想3:氯水中的HClO具有漂白作用。

猜想4:氯水中的Cl2具有漂白作用。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石蕊纸花放入水中

石蕊纸花

  

猜想1不成立

②将石蕊纸花放入

  

石蕊纸花变红但不褪色

猜想2不成立

  

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

猜想3

  

【反思交流】①同学们一致认为,不用再做实验对猜想4进行探究,理由是:进行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时,装置   (填装置序号)的现象已证明了Cl2不具有漂白作用。

②钱程同学认为,由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用实验装置F中的蒸馏水吸收氯气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将装置F中的蒸馏水换成了氢氧化钠溶液,则最终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是  

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不宜立即收集,当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4)若用装置B制取CO2,为了防止CO2从长颈漏斗逸出,正确的操作是: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是一种红色固体,D是可供给呼吸的气体,A、B、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G由三种元素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E的化学式:B  ,E  

(2)C发生缓慢氧化的条件是  

(3)写出G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F的反应有多个,请写出其中一个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