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5分)  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研究臭氧作出特殊贡献的化学家。O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O分子的结构如图5,呈V型,键角116.5℃。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非极性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2个电子,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三个O原子均等地享有这4个电子。请回答:

图5 O3的分子结构
(1)臭氧与氧气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分子与O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的是          

A.H2O B.CO2 C.SO2 D.BeCl2

(3)分子中某原子有1对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价电子叫孤对电子,那么O3分子有______对孤对电子。
(4)O3分子是否为极性分子___________(是或否)。
(5)O3与O2间的转化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利用某含铬废液[含较低浓度的Na2Cr2O7、Fe2(SO4)3]制备K2Cr2O7
流程如下:
Ⅰ.用NaOH溶液调pH至3.6,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Na2SO3,一定操作后分离出Na2SO4
Ⅲ.将分离出Na2SO4后的溶液调pH约为5,得到Cr(OH)3沉淀;
Ⅳ.在KOH存在条件下,向Cr(OH)3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得到黄色溶液;
Ⅴ.向黄色溶液中加入物质A后,溶液变为橙红色,一定操作后得到K2Cr2O7固体;
Ⅵ.测定K2Cr2O7固体的纯度。
已知:Cr2O72(橙红色)+H2O2CrO42(黄色)+2H+
(1)步骤Ⅰ中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2)步骤Ⅱ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
(3)步骤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步骤Ⅴ中加入的物质A可以是。(填序号)
a.KOH b.K2CO3 c.H2SO4 d.SO2
(5)步骤Ⅵ的操作是:取0.45 g K2Cr2O7产品配成溶液,酸化后滴入18.00 mL 0.50 mol/L的FeSO4溶液,恰好使Cr2O72完全转化为Cr3+。产品中K2Cr2O7的纯度是。(注:K2Cr2O7的摩尔质量为294 g/mol)
(6)向橙红色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黄色沉淀,溶液pH减小。试推测黄色沉淀是,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

(14分)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以下每小题中的电池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电池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2FeCl3+Cu=2FeCl2+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_________,当线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则被腐蚀铜的质量为g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___________。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4)已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_,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工作一段时间后,当6.4 g甲醇(CH3OH)完全反应生成CO2时,有___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

汽车尾气里含有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 + O2(g) 2NO(g) △H > 0
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该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平衡时,N2的转化率是%(保留整数)。
(3)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4.0×10-2mol/L和3.0×10-3mol/L,此时反应(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
(4)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5)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D、F、H均为单质,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为淡黄色固体,J溶于酸得到黄色溶液。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B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⑤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室引发反应④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有60%来自海水,其生产流程图如下

(1)贝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Mg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电解氯化镁所得的氯气,除用于生产盐酸外,请举出氯气在工业上的另一种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