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与朱元思书   (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非亭午夜分
B.水缥碧,千丈见底若空游无所依
C.蝉千转不穷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D.经纶世务,窥谷忘反马之千里,一食或尽粟一石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寒暑易节,始一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遂先帝以驱驰
C.鸟相鸣,嘤嘤成韵读书,不求甚解
D.奇山异水,天下独佛印类弥勒

对以上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了小舟随江流飘荡的情形,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心情。
B.第②段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江水的清澈和湍急,显尽了富春江江水之“奇异”。
C.第③段划线句从侧面落笔,既强化了山水诱人之魅力,又表明作者对恬静闲适的大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D.全文重点写“奇山异水”之清幽秀美,也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之人的强烈谴责之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固不可)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⑶何而不平()⑷河曲智叟以应(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甚矣,汝之不惠!

3.

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

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7分)
卢君出牧衢州,有一士投贽。公阅其文,十篇,皆公所制也。密语曰:“非秀才之文。”对曰:“某苦心忧课,非假手也。”公曰:“此某所为文。兼能暗诵否?”客词穷,吐实曰:“得此文,无名姓,不知是员外撰述。”惶惶欲去。公曰:“此虽某所制,亦不示人,秀才但有之。”
比去,问其所之。曰:“汴州梁尚书也,是某亲丈人,须住旬日。”公曰:“大梁尚书乃亲表,与君若是内亲,即与君合是至亲。此说,想又妄耳。”其人战灼,若无所容。公曰:“不必如此。前时恶文及大梁亲表,一时奉献!”
【注释】①投贽(zhì):投递求见的名贴,这里指秀才把文章递进去,求得提拔的意思。②某:自称,相当于“我”。③课:功课,学业。④兼:这里可译作“也”。⑤战灼:哆嗦,打战。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非假手也 (2)客词穷 (3)秀才但有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比去,问其所之。
、选文中秀才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9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者,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先主器之 (2)将军宜枉驾顾之 (3)欲信大义于天下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好为《梁之父》武陵人捕鱼为业 B.因屏人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受地于先王 D.而智术浅短学而不思则罔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1~3题。

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②贮录:储存,收存。③遗(wèi):给予。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⑤未展:来不及。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母好食铛底焦饭

⑵袁府君即日便征

2.

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3.

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3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无与为乐者⑵强饮三大白而别⑶相与步中庭

2.

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

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