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分析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这些意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读徐志摩的诗《沙扬娜拉》,联系课文《再别康桥》,完成题目。
莎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莎扬娜拉!
注:“沙扬娜拉”是日文“再见”的音译。关于这首诗与《再别康桥》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都是离别诗。《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与母校的不舍之情,《莎扬娜拉》则抒发了一对异国恋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之情。 |
B.两首诗都善于运用意象来抒发情感。《再别康桥》描绘了康河畔的一组意象,《沙扬娜拉》则选取了一个别有意味的意象。 |
C.两首诗都运用了多种手法。《再别康桥》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沙扬娜拉》则以比喻和反复的手法为主。 |
D.两首诗都属于现代新诗。《再别康桥》更讲究节奏和押韵,属新诗中的新格律体,《沙扬娜拉》则是新诗中的短篇小诗。 |
《沙扬娜拉》一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一低头”的细节写出了女子道别时欲言又止的神态,揭示了她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
B.“水莲花”的比喻新奇、贴切,既突出了日本女郎娇羞柔媚的风姿,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娴静、纯真的美好形象。 |
C.“蜜甜的忧愁”是一对矛盾的组合,它形象地写出了相聚的甜蜜和离别的忧伤,深刻地表现了“伤离别”的主题。 |
D.诗歌用“沙扬娜拉”作结,不仅点题,而且把女郎的声声嘱咐、殷殷叮咛的眷恋心情传达出来,表现离别的深情。 |
结合本单元对新诗的学习,下面是关于“新诗”的说法,你认为哪一项不正确?()
A.“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主流。 |
B.与古体诗的严格讲究格律相比,“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所以又叫自由体诗。 |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
D.“新诗”出现不久就形成了众多流派,其中就有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李峤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羁眺伤千里,劳歌①动四愁②。
[注]①劳歌:劳作者之歌。亦指忧伤、惜别之歌。②四愁:“四愁诗 ”的省称,张衡著,后泛指愁思。 诗中动词极富表现力,“开”以动写静,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 ,“卷”字运用了拟物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
诗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②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上片词人通过对“少日”和“老去”时的行为表现和 的对比,抒发了
的感慨。(2分)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宗之家初序潇湘图①
[金]吴激②
江南春水碧如酒,客子往来船是家。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注]①宗之:金人杨伯渊,字宗之,累官山东东路转运使。初序:古代建筑中,隔开正堂东西夹室的墙,即东西厢。潇湘:在今湖南。②吴激:金代作家、书画家。北宋末年,奉命使金,金不遣返,屈节仕金。透过诗句,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题目。
庾楼晓望①
(唐)白居易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②阴处犹残雪,衙鼓③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注] ①此诗为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所作。②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③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诗题和颔联均有“晓”字,请列出诗中其他表示这一时间的若干词语。(2分)
此诗三联写景,一联抒情。有人认为诗中情景交融、衔接自然,也有人认为诗中情景不够协调。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