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他们想到出电影院时门越窄,通道越长则人流越难通过,由此猜想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他们找来了同种材料制成的各种长度和横截面积的金属丝,并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

(1)请你根据电路图,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实物电路。
(2)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_________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__。
(3)经过测量,他们得到了下表所示的数据:

      序号
物理量
1
2
3
4
5
6
7
8
9
……
长度L/m
2.0
4.0
6.0
2.0
4.0
6.0
2.0
4.0
6.0
……
横截面积S/mm2
1.0
1.0
1.0
2.0
2.0
2.0
4.0
4.0
4.0
……
电阻R/Ω
2.0
4.0
6.0
1.0
2.0
3.0
0.5
1.0
1.5
……

(a)比较表中的第l、2、3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表中数据如1、4、7或2、5、8或3、6、9,你还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星期天开展一次登山活动,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花果山的高度。若已知在竖直方向每升高10m大气压强减小Δp,且山下的大气压强为p0。他们随身携带了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到达山顶后,他们首先排尽针筒内的空气并用橡皮帽封住其小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针筒与活塞之间的摩擦不计)(1)为了测量山顶的大气压强,你认为实验中应测出的物理量有(指出物理量的名称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_______;(2)山顶的大气压强p=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

(3)花果山的高度h=_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

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__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其中小灯泡标有“3.8V”的字样、灯丝电阻约为10Ω左右.请完成或回答以下两组问题.

第一组问题:
(1)补画导线,把图(a)中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要求导线不交叉,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
(2)电路连好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这时小灯泡的亮度(较亮、较暗),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P应向端移动;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示如图(b),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W;
(4)由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为Ω.
第二组问题:
(1)某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其原因是

(2)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指示,而电压表指针不动,可能的原因是

(3)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和有关计算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电压(V)
电流(A)
电功率(W)
额定功率(W)
1
3.0
0.25
0.75
1.07
2
3.8
0.3
1.14
3
4.1
0.32
1.31

从表格设计和有关数据看,该同学所犯的错误是:.
针对他的错误,你认为正确的结果是:.
(4)若实验器材中电压表0~15V的量程不灵,而0~3V的量程正常,电源电压为6V,在这样的前提下,要以用什么办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在方框中画出这种情况下的实验电路图.

.(5分)小华同学按下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间的关系.

(1)若保持电源电压的大小和电阻箱R1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可测得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如表1.分析表1中数据可知:
(2)然后,他又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并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2.分析表2中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填“成”或“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填“相符”或“不相符”),其原因是
(3)小华在得到表1的数据后,改变了电阻箱R1的阻值又测得
另一组电流、电压值,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电流与电压的
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第二次电阻箱连入的电阻值
第一次连入的电阻值.(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小文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4)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5) 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资料,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