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一套气体发生收集装置,以探究该装置的多功能性.
(1)甲同学认为装置Ⅰ可作为实验室制取 O 2 的发生器,则Ⅰ的 a 仪器中可加入 b 仪器加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Ⅱ中从管口进气即可作为 O 2 的收集装置.
(2)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Ⅰ可作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器,则Ⅰ中 a 仪器可加入 b 中加入.如果制 H 2 则Ⅱ中从管口进气即可收集 H 2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同学认为Ca(OH)2与CO2能反应,而NaOH与CO2不能反应,因为实验室检验CO2
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乙同学怎么通过
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你与乙同学一起在实验室完成以下实验。

【提出假设】NaOH溶液与CO2能反应。
【设计方案】(1)常用反应制取CO2气体;
(2)请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置(填字母),不选择其它发生装置的理由是
(3)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第一步:向集满CO2的塑料瓶中注入少量NaOH溶液,立即旋好盖子,振荡


NaOH溶液吸收了塑料瓶中的CO2气体
第二步:取上一步中所得溶液,加入盐酸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假设成立。
(4)【总结与反思】丙同学认为还应该做一个对比实验,其理由是

氢氧化钠固体如果密封不严,会发生变质,为探究学校实验室内某瓶氢氧化钠固体
变质情况,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瓶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该小组确定氢氧化钠已经变质,那么该小组同学加入的无色溶液可能是
(2)为了继续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该兴趣小组同学取了10g样品,溶于足量水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滴加含足量氢氧化钙的溶液,恰好得到1g沉淀和500g溶液,请计算出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过氧化钠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其中相关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Ba(NO32溶液、NaNO3溶液均为中性溶液
(3)[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固体为Na2O2、NaOH、Na2CO3
猜想Ⅱ:固体为NaOH、Na2CO3
猜想Ⅲ:固体为NaOH
猜想Ⅳ:固体为Na2CO3
[实验推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
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Ⅰ不成立。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
________________
证明有Na2CO3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________________
证明有NaOH存在。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Ⅱ是成立的。

[反思评价]过氧化钠在变质成碳酸钠过程中除了资料中显示的两个反应外,还可能发生了其他反应,请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认识到过氧化氢(Na2O2)应该____________保存。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探究]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取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插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铁比铜活动性强。
(2)乙同学设计的方案:(实验中所用铜片,铁片大小形状相同,且表面洁净光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铜片的表面无气泡产生
铁片的表面有气泡产生
铁比铜的活动性强

[讨论交流]
(1)铁片与稀硫酸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乙同学在配置10%的稀盐酸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_。在量取蒸馏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10%(填“>”“<”、“=”)
[反思评价]
你认为乙同学的方案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铜、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李老师取用一定量样品,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滤液乙。
【探究活动一】自主小组探究白色沉淀甲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白色沉淀甲,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沉淀消失
白色沉淀甲中一定含有

【探究活动二】合作小组探究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无色滤液乙,加入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无色滤液乙中一定不含氯化钡
2
取适量无色滤液乙,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
生成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3
取实验步骤2中的滤液,滴加溶液

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

【反思】实验步骤2中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是
【结论】通过两个小组的共同探究,得出了原固体样品中含有的成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