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 a |
|
|
|||||||||||||||
| b |
|
|
|
c |
d |
e |
f |
|
|||||||||
| g |
h |
i |
j |
|
k |
l |
m |
||||||||||
| n |
|
|
|
|
|
|
o |
|
|
|
|
|
|
|
|
|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字母O代表的元素符号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图,其中序号“8”代表 (填元素符号);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右图中的序号)。
(3)由j原子跟c原子以1 : 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的晶体,晶型与晶体j相同。两者相比熔点更高的是 (填化学式),试从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
(4)k与l形成的化合物kl2的电子式是 ,它在常温下呈液态,形成晶体时,属于
晶体。
(5)i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下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下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下图(丙)所示。
若已知i的原子半径为d,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请回答:
晶胞中i原子的配位数为 ,一个晶胞中i原子的数目为 , 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用M、NA、d表示)。
置换反应的通式可表示为(转化中涉及的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单质甲与化合物A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野外焊接钢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甲、乙分别是同主族的两种非金属固体单质,则化合物A的一种主要用途是;
(3)若甲、乙分别是同主族短周期元素的两种单质,化合物B是一种强碱,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组成单质乙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金属单质甲能在化合物A中燃烧,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若反应中生成2.4g单质乙,则消耗的化合物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有一瓶澄清溶液,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Fe3+、Cl-、I-、NO3-、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变为碱牲,在滴加过程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完全溶解;取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另取部分③中的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步骤③加入NaOH溶液过程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完全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以下5种物质:SO2、SiO2、CaO、Fe2O3、Na2O2、Al2O3。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试写出任意一种合理的分类方法):。
(2)从上述物质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试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方程式各一个:
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分子的结构式。
(2)全部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三种物质,是中学化学常见的有色物质,它们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请写出A、B、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H2O;
②B+H2O;
③C+H2O。
(14分)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
|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
(2)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800℃,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 mol/L, c(H2O)="0.03" mol/L, c(CO2)="0.01" mol/L, c(H2)="0.05" mol/L ,则反应开始时,H2O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4)830℃,在1 L的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 mol CO2和1 mol H2,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 H2的转化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