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情景感悟 指点迷津
情景一:小张同学上课时,突然腹痛呕吐一地,陈老师及时把小张送到校医务室,又亲自用拖把将地面拖洗干净。
情景二:小丽同学上课走神,课堂作业一时不会做,陈老师课间休息时耐心细致地给她讲解,指导她完成了作业。
情景三:课间休息,一位同学说:“我很爱陈老师,可是又有点怕她。”另一位同学说:“我希望能和陈老师成为朋友,又觉得与她之间有段距离。”
根据上述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情景一和情景二,说说老师对我们的成长有何帮助?
(2)要消除情景三中两位同学的顾虑,你会告诉他们些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风格不同的老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确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党有党风、国有国风、民有民风、家有家风,党风国风民风家风正,就是实现中国梦需要的中国风。
【正党风】从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到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党政、高校、国企巡视全覆盖……一年多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风政风为之一振,清风正气扑面而来。
(1)这一系列正党风举措让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哪些认识?
【展国风】2014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柏林演讲时说:“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2)请运用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三个来源”所蕴含的道理。
【树民风】设立“中国好人榜”、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最美家庭”……这一系列树民风活动激励着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3)开展这些树民风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九年级某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时事产生了极大兴趣,其中课 代表小林对于党的十八大与两会的主要领导人的发言认真做了摘录,并在思想品德课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请同学们回答小林提出的如下问题。
材料一:【文化强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材料二:【工作回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 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材料三:【寄语青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1)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
(2)你认为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从材料二中看出当前我国必须以怎样的战略思想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战略思想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年份
GDP增速(%)
科技进步贡献率(%)
2011
9.3
51.00
2012
7.7
51.70
2013
7.7
52.20
2014
7.4
52.30

注: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材料二:无论是自觉自醒的选择,还是“不可持续”的被逼,今天的中国开始告别“狂奔”时代,逐步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状态。这一点,处于东部先发地区的某市感触最深。这辆快速飞奔的列车在经济新常态下,换挡再出发,再次配套打出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以经济发展为着力点,有效推进经济增长后劲和可持续性;以改革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加快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追逐以领军人才、知识产权为特征的创新型经济;以依法治市为落脚点,百姓诉求为关键点,牢牢把握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三条“底线”。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市的发展思路对我国当前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有何启示?

主题探究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知法】
(1)宪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母法"。在首个国家宪法日这天,各校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我国将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依法】
(2)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宝"。它保障着公民权利不受侵犯,保障着公民权利的正确行使。请向:我国建立了怎样的公民权利保障体制?
【用法】
(3)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2015年央视"3.15"晚会的主题是"消费在阳光下"。让消费者在法治的阳光下敢消费、愿消费是我们的共同愿望。请从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角度谈谈如何让消费者在消费时更加勇敢、更有尊严。
【守法】
(4)法治就像一盏"明灯"。它护航中国稳步前行,照亮我们的前程,指引我们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联系自身实际,围绕"与法同行·勇于担当"的主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政治小论文。

2015年4月20日,漳州市"读书节"暨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启动。建设书香社会,你我共同参与。
看"历史之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追忆昔日抗争岁月,踏上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铭记历史,烛照未来,我为中国形象喝彩!
(1)在国际舞台上,今天的中国展示了怎样的国家形象?
感"荣誉之书"
读书爱我中华,改革号角吹遍神州大地,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我为祖国自豪!
(2)盘点2014,展望2015,我为祖国点赞!

悟"读书收获"
读好书,是一个人传承文化、提升精神的过程。弘扬精神,鞭策自己,我为民族之魂践行!
(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青少年如何谱写民族精神新篇章?(至少两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