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① Fe(s)+CO2(g)===FeO(s)+CO(g);△H1=" a" kJmol-1反应② CO(g)+1/2O2(g)===CO2(g);△H2=" b" 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值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a 0(填“>”、“<”或“=”)。在 500℃2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Fe 和 CO2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4mol,10min后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2)700℃反应①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 B.通入CO2 |
C.升高温度到900℃ |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
(3)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 2Fe(s)+O2(g)===2FeO(s) △H3中的△H3=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4)如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则a处通入的是 (填“甲醇”或“氧气”),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1)该反应正向为ΔH0;若该反应符合如图所示的关系,则在图中,Y轴是指。(答出一种即可)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 (H2)正=v (H2O)逆 d.c(CO2)=c(CO)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0.9·c(CO2)·c(H2)=c(CO)·c(H2O),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的温度为℃。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原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铝是活泼金属,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原因是。
(2)右边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现象(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
(3)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①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右图是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这里的钙、铁、磷、锌指的是(填“分子”、“原子”或“元素”等)。
(2)这袋奶粉中含蛋白质的质量为_______g。
(4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将下列有关实验问题填写完整。
(1) FeSO4(含杂质CuSO4),可向混合液中加除杂。
(2) 在测定稀硫酸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使结果偏(填“大”或“小”)。
(4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的原理。
(1)布尔津已经大面积使用天然气,请写出天然气用作燃料的方程。
(2)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