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在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也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作为能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已知:①2C3H8(g)+7O2(g)=6CO(g)+8H2O(l);△H=-2741.8kJ/mol
②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1)反应C3H8(g)+5O2(g)=3CO2(g)+4H2O(l)的△H=
(2)C3H8在不足量的氧气里燃烧,生成CO和CO2以及气态水,将所有的产物通入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CO (g)+H2O(g)
CO2(g)+H2 (g)
①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体系中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υ正(H2)=υ逆(CO)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 d.C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② T℃时,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g)和H2O(g),发生反应并保持温度不变,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 时间 / min |
CO |
H2O(g) |
CO2 |
H2 |
| 0 |
0.200 |
0.300 |
0 |
0 |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 3 |
0.100 |
0.200 |
0.100 |
0.100 |
| 4 |
0.100 |
0.200 |
0.100 |
0.100 |
| 5 |
0.116 |
0.216 |
0.084 |
C1 |
| 6 |
0.096 |
0.266 |
0.104 |
C2 |
第5、6min时的数据是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后测得的。则第4~5min之间,改变的条件 ,第5~6min之间,改变的条件是 。
已知420℃时,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如果反应开始时,CO和H2O(g)的浓度都是0.01 mol/L,则CO在此条件下的转化率为 。又知39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2,请判断该反应的△H 0 (填“>”、“=”、“<”).
(3)依据(1)中的反应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
燃料电池内部是熔融的掺杂着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其内部可以传导O2—。在电池内部O2—移向_ ___极(填“正”或“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
(4)用上述燃料电池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Mg(NO3)2和NaCl的混合溶液。电解开始后阴极的现象为____ 。
某混合气体由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在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3,在标准状况下,将56.0L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溴水质量增重35.0g,通过计算回答:
(1)混合气体中气态烷烃的化学式: ,
(2)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
(3)写出混合气体中气态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
( 8分 ) 化合物A和E都是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且有相同的元素百分组成,均可由化合物A ( C4H8O3 ) 制得,如下图所示,B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
( 1 ) 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A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反应类型 A
B ___________ ; B
C ___________ ;A
E _________ 。
( 3 ) E的结构式 __________________ 。
( 4 ) A的同分异构体 ( 同类别且有支链 ) 的结构式: _________ 及 ________ 。
可由下列流程进行合成:
已知A的一氯代物只有5种,C、E遇氯化铁溶液均显紫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
发生银镜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结构简式:AB:
⑵写出方程式:
①
③
⑶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苯环的物质共有种(不含A本身)。
⑷已知:RCH2COOH+CH2=CH2+1/2O2 RCH2COOCH=CH2+H2O,请以图中B为原料,合成重要工业品。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只选用本题提供的信息和学过的知识;③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⑴分子中所有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选填“DDT、DDE、DDD、DDA”)。
⑵DDA中所含的官能团,除苯环外,还有
⑶指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①DDT→DDE 反应;②DDE→DDD 反应
⑷若在实验室也可实现由DDT→—DDE,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图中绘出的三种曲线分别代表氮、磷等无机盐总量,水中氧
气溶解量(DO),有机物溶解量,其中表示水中DO变化曲
线的是 (选填A、B、C、D)
⑵目前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并提倡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其目的是防止水体
(填与环境相关的术语)。
⑶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拟调查测定本地区水质污染情况,如
果你是课题小组成员,现要取三份不同地区的水样,你选择的三个地点是:
① ② ③
⑷氨在水体中化学降解时,是水体中两种不同的硝化细菌分两步,将其逐步氧化的,过程如下:,某同学在该地工业园区取得水样,准备检测其中无机氮的含量,查阅工具书后,决定先检测水样中的铵或氨的浓度,反应原理为2K2[HgI4]+NH4Cl+4KOH==(OHg2NH2)I(红色)+KCl+7KI+3H2O,用比色法测定。
①比色法能测定其中NH3—NH4+的浓度,原理是
②若测得的含量异常偏高,再用其他方法测得NO2—和NO3—含量略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可能是硝酸工厂大量排出的含硝酸的废水
B、合成氨厂,刚排放的溶有氨的废水
C、造纸厂排出的有机废水和合成氨厂排出的溶有氨的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