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课改,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某市某学校高三年级文科生300人在数学选修4-4、4-5、4-7选课方面进行改革,由学生自由选择2门(不可多选或少选),选课情况如下表:
|
4-4 |
4-5 |
4-7 |
男生 |
130 |
![]() |
80 |
女生 |
![]() |
100 |
60 |
(1)为了解学生情况,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了三科作业共50本,统计发现4-5有18本,试根据这一数据求出,
的值.
(2)为方便开课,学校要求≥110,
>110,计算
>
的概率.
已知集合.
(1)求集合;
(2)求证:的充要条件为
;
(3)若命题,命题
且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已知,命题:
,命题
:
.
(1)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3)若命题“”为真命题,且命题“
”为假命题,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抽取某种型号的车床生产的10个零件,编号为,…,
,测量其直径(单位:cm),得到下面数据:
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直径 |
1.51 |
1.49 |
1.49 |
1.51 |
1.49 |
1.48 |
1.47 |
1.53 |
1.52 |
1.47 |
其中直径在区间[1.49,1.51]内的零件为一等品.
(1)从上述10个零件中,随机抽取一个,求这个零件为一等品的概率;
(2)从一等品零件中,随机抽取2个.
①用零件的编号列出所有可能的抽取结果;
②求这2个零件直径相等的概率;
(3)若甲、乙分别从一等品中各取一个,求甲取到零件的直径大于乙取到零件的直径的概率.
用计算机随机产生的有序二元数组满足
.
(1)求事件的概率;
(2)求事件“”的概率.
已知数列中,
,下列伪代码的功能是求数列
的第
项
的值
,现给出此算法流程图的一部分.
(1)直接写出流程图中的空格①、②处应填上的内容,并写出与
之间的关系;
(2)若输入的值为2015,求输出的
值(写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