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常规器材测量小灯泡(标有额定电压为2.5V,额定功率字迹不清)的电阻: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在闭合开关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_____端(选填“A”或“B”)。
(3)小明将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V |
0 |
0.1 |
0.2 |
0.4 |
0.6 |
1 |
1.6 |
|
2.5 |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A |
0 |
0.08 |
0.1 |
0.12 |
0.13 |
0.16 |
0.2 |
0.24 |
0.25 |
小灯泡的电阻R/Ω |
|
1.25 |
2.00 |
3.33 |
4.62 |
6.25 |
8.00 |
|
10.00 |
(4)第8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两端电压为________V,此时灯泡的电阻RL=______Ω。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________W。
(5)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R-U图像。分析: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时,小宇应通过观察 ______________判断水是否沸腾。待水沸腾后,小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 。
加热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温度/℃ |
99 |
99 |
99 |
99 |
99 |
99 |
99 |
小敏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27g。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g/cm3,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可能是 。
物质 |
密度/(kg•m﹣3) |
银 |
10.5×103 |
钢 |
8.5×103 |
铁 |
7.9×103 |
铝 |
2.7×103 |
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1.5A”。
(1)实验时,依次更换不同的电阻,调节 ,保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分别记录每次电阻 和电流表示数 ,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阻 |
30 |
20 |
15 |
10 |
5 |
电流 |
0.08 |
0.12 |
0.16 |
0.48 |
|
电阻的倒数 |
0.033 |
0.050 |
0.067 |
0.100 |
0.200 |
(2)第4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
(3)为了更精确地描述 与 的关系,在表中增加了 的数据,并根据 、 的值在图丙的坐标纸中描出了相应的点,请你在图丙中补充第4次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 图像。
(4)根据图像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小华按图示的步骤进行探究浮力的实验:
①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球,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
②将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③将金属球从水中取出并擦干水分,再将它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
由实验可知,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图丙中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