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比较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
(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3)综上所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宇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进行探究,滑动变阻器有A(5Ω 1A)和B(10Ω 1A)两种规格可供选择。
(1)请在图乙所示的实物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 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阻R/Ω |
5 |
10 |
15 |
电流I/A |
0.36 |
0.18 |
0.12 |
(3)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根据他的探究过程,可以判断它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 (选填“A”或“B”)
(5)当用5Ω、10Ω的电阻探究时,保持电压表示数均为1.8V,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分别为R1、R2,则R1 R2(选填“>”、“=”或“<”);
(6)这个电路图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有: (说出一个即可)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 运动;
(4)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上克服阻力做功分别为W1、W2,则W1 W2(选填“>”、“=”或“<”);
(5)如果要测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正确做法是: 。
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乐乐和聪聪在海边发现海水比沙滩上的沙子凉得多,于是想探究海水和沙子吸热情况有什么不同。
乐乐的方案是: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给100g沙子和100g海水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沙子和海水升高的温度。
聪聪认为该方案应该改进,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用50g海水和50g沙子的混合物代替乐乐方案中的100g沙子,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为100g混合物和100g海水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
(1)老师认为聪聪的想法更合理,因为沙子是固体颗粒状,加热时不容易 ;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是为了使被加热的物体 ;
(3)他俩选择了聪聪的方案进行实验,那么如果从实验中发现 ,就可以初步判断海水的吸热能力比沙子强;
(4)物质的这种性质用比热容表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举出一例: 。
婷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她在探究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 ;
(2)她选取了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
(3)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 ;
(4)她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并用 去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
小红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择了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40Ω 1A”,连接电路如图甲所示。
(1)小红所连接电路存在一处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面“x”,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选填“灯泡”或“电压表”)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小灯泡的功率为 W。
(4)若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至电压表示数为 V。
(5)小红想要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只将小灯泡换成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实验时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2V不变,则更换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不能大于 Ω。
(6)老师又拿来一个额定电流为Im的小灯泡,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未知、电阻的阻值为R0.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只闭合开关 (选填“S1”或“S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读出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
②只闭合开关 (选填“S1”或“S2”),再次调节滑片,直到电压表V2的示数为 ,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V1的示数为U2;
③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是P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