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唐代小说,完成小题。
离 魂 记   (唐)陈玄祐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重,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僚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
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梦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恩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天地)之下,胡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既至,宙独身先至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潜有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尝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对文中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宙亦恚恨(深厚) B.乃倩娘行跣足而至(白白地)
C.今将我此志(强行改变) D.在舟中(看见)

下列句子中的“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家人莫知其状 B.其妻常恩父母
C.何其诡说也 D.或谓其虚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清河张镒因官于衡州 B.他时当以倩娘
C.其妻常父母 D.家人

对这篇小说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镒从前曾答应自己的外甥王宙,等女儿长大以后,把女儿送到太原去和王宙结婚,可后来张镒却答应了宾僚的求婚,把女儿嫁给了宾僚。
B.张镒被征调到京城去做官,但张镒不愿离开清河,就派王宙到京城去贿赂朝廷官员,于是才有了王宙与倩娘的生离死别。
C.当王宙和倩娘决别上路以后,倩娘自杀身亡,然后她的灵魂追上了王宙,和王宙私奔到四川,并生下了两个孩子,后来又和王宙一起回到了清河娘家。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五年里,张镒家竟然还没有埋葬倩娘。
D.陈玄祐小时候曾听到过倩娘离魂的事,后来又亲耳从张镒的堂侄、莱芜县令张仲规那里听到这件事的始末,意在表明这件事是真实的,而不是作者胡编乱造出来的。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每句3分,共6分)
(1)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天地)之下,胡颜独存也?
(2)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作者再三强调他写的事情是真实的,你怎样看待倩娘离魂这一事件的真实性?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6分)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
B.将焉取之       之:指代土地
C.又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何厌之有       厌:厌烦

下面句子中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动词,认为
B.敢以烦执事      以:介词,用,拿
C.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代词,怎么
D.将焉取之       焉:代词,哪里。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客的主人 行装   B.宴请的客人 行装
C.宴请的客人 使者   D.招待过客的主人 使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任判馆事。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
宋初,迁户部侍郎。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剪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以全活。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旬间民尽复业。开宝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选自《宋史·薛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鞫:审问。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敢其意者     忤:违背
B.僧皆不预,以全活。    赖:凭借
C.入为枢密直学士,权贡举  知:了解
D.士君子以此之      多:赞美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为《遣愁文》以自解   木欣欣向荣
B.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     宾主尽东南
C.居正以计缓事       不知几千里也。
D.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  其翼垂天之云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薛居正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学习并有大志向,但他并不被人看好,所以写《遣愁文》自我解嘲。
B.薛居正为官主持正义不畏权贵,即使面对威权震主,残忍自恣的史弘肇,他也能秉公执法。
C.皇上认为国家五谷丰登是上天庇佑的结果,这实际上是在劝勉薛居正等臣子为官不够勤勉。
D.薛居正形貌魁伟品行淳正。他为官宽缓为政简洁,他的为官行政之道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3分)
⑴ 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①,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②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以示天下?”乃止。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长者。
(选自《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①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②觖(jué):因不满而怨恨。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斩之以徇:示众
B.失举渑池令张诰免坐:因为
C.时用阅省:反省
D.其家备至恤:救济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收陶、奭抵罪相如持壁却立
B.苏舜钦等群饮逐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以示天下可胜道也哉
D.始服长者失所与,不知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4分)
译文:

(2)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译文:

赵概在为官为人方面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
若 使 天 下 兼 相 爱 爱 人 若 爱 其 身 犹 有 不 孝 者 乎 视 父 兄 与 君 若 其 身 恶 施 不 孝 犹 有 不 慈 者 乎 视 弟 子 与 臣 若 其 身 恶 施 不 慈 故不 孝 不 慈 亡 有。
——选自《墨子·兼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舟人传
[清]张光纬
舟人不知何姓名,亦未悉其里居,及其所操何业。偶遇之舟,遂以舟人名。吾郡陈泰岩者,文士也,遣仆买舟,收债远乡。携其侄与仆抵舟,见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风仪伟甚,裸而刺船①。泰岩心异之。至舟中,复见一十六七女郎,依约闺中之秀。泰岩又窃窃然疑之。既放舟,鼓棹如飞,顷刻至岸。岸旁有牛三头,蹲水中,妨舟泊。舟人招牧者牵之起,二牛起,其一犹浮沉水滨,格格不就牵。舟人乃探手掇牛后肘,掷岸上。岸上聚观,无不辟易,泰岩愈疑。
收债毕,泰岩持金数十归舟。语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诸?”舟人曰:“毋恐。虽数百万缗,行数万里,可不辱命,何虑此琐琐也。”泰岩不能强,姑听之。至中流,落日衔山,微风拂波,舟人忽舣舟就岸。泰岩恐甚,询泊故。舟人曰:“风雨至矣。”稍顷,天半霹雳,水立云飞,舟依巨柳而荫。雨止,复行,卒无恙。
未抵郡数里,泰岩复语舟人曰:“前村隐隐,帘出树杪,可沽酒乎?”舟人曰:“诺。”提壶去。泰岩乃询船尾女郎曰:“子何为?子何自从彼髯者行乎?吾恐彼髯非良人,且彼髯复何为?子心知之,试语余。”女郎掩涕曰:“不然,妾亦宦之息也。向从父母行三泖②间,夜遇强盗,杀父母投之湖,掳资财及妾行。忽见此髯从暗中跃入舟,手刃群盗数十人,复携妾去,妾涕泣请死。彼髯者曰:‘今子父母既死,茕茕何依。幸子仇既歼,吾当徐访子亲属,送子归,纵无所归,吾更当觅倩③嫁子。吾义勿污子,效彼群盗为也。’妾故忍死留此。”言讫,泪如雨下。泰岩又曰:“舟甚窄,奈起居何?且彼髯终何为?”女郎曰:“自妾来,彼髯恒卧篷橹间,虽风雨无所苦。舣舟亦无定踪,所往来不一人。所谈者,妾皆不解,每痛饮辄去。夜必登高陵星斗,还舟恒猝猝不乐,亦未知甚何为。”
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舟人乃曰:“萍踪相遇,愿赠以言。天下大乱,各自爱,余亦从此去。”讯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至郡,慷慨分手,后卒不遇。
(选自《息庐剩稿》,有删节)
【注】①刺船:用篙撑船。②三泖:湖名。③倩:古代男子的美称。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其里居悉:知道
B.吾当徐访子亲属访:拜访
C.妾亦宦之也息:子女
D.天下大乱,各自爱 :爱惜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舟人招牧者牵起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B.泰岩询船尾女郎曰今君亡赵走燕
C.彼髯复何为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萍踪相遇,愿赠言险远,则至者少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舟人义行的一组是()
①见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风仪伟甚②舟人乃探手掇牛后肘,掷岸上③虽数百万缗,行数万里,可不辱命④手刃群盗数十人,复携妾去⑤彼髯恒卧篷橹间,虽风雨无所苦⑥夜必登高陵星斗,还舟恒猝猝不乐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语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诸?”

(2)今子父母既死,茕茕何依。

(3)讯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