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①之,具伏抵法。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任判馆事。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
宋初,迁户部侍郎。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剪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旬间民尽复业。开宝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选自《宋史·薛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鞫:审问。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敢忤其意者 忤:违背 |
B.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赖:凭借 |
C.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 知:了解 |
D.士君子以此多之 多:赞美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为《遣愁文》以自解 木欣欣以向荣 |
B.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 宾主尽东南之美 |
C.居正以计缓其事 不知其几千里也。 |
D.若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 其翼若垂天之云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薛居正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学习并有大志向,但他并不被人看好,所以写《遣愁文》自我解嘲。 |
B.薛居正为官主持正义不畏权贵,即使面对威权震主,残忍自恣的史弘肇,他也能秉公执法。 |
C.皇上认为国家五谷丰登是上天庇佑的结果,这实际上是在劝勉薛居正等臣子为官不够勤勉。 |
D.薛居正形貌魁伟品行淳正。他为官宽缓为政简洁,他的为官行政之道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 |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3分)
⑴ 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
赐谥曰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逼迫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壁: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 |
2. |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
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译文: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译文: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结,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③。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噉。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噉,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④,决卖酒者已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于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1平事:评议事情。2子母:利息和本金。3责券:求取借据。4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下列各组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1)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2)吾侪保甲贷乙金 (3)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4)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5)尽取所偿负还之(6)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
|
4.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译文: (2)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译文: (3)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
"《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宜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廷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①。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注】 ①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 ①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 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 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⑥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
|
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嵇绍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山涛选拔官员时向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明。 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庞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 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 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
4.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译文: (2)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 译文: |
阅读正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
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①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以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官②,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武,设斧钺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③,因瘖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吏④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曰:"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取材于《汉书·韩延寿传》)
【注】 ①历召:一一召请。②学官:学校。③不殊:没死。④掾吏:下级官吏的通称。
1.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欺负:压迫、侮辱 |
2.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问以谣俗、民所疾苦 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微斯人,吾谁与归 C.高酒具食,亲与相对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
3. |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4. |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韩延寿理政特点的一组是() |
5. |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 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 |
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
4.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5. |
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译文: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