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②勃然:充满生机。③滚汤:开水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能目对日/诚宜开圣听 B.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
C.又留蚊于帐中/赠余荷瓣心春兰一盆 D.兰坡临时/未果,寻病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

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匡庐:即庐山。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匡庐奇秀

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C.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乐天既来为主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②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A  ,[乙]文写出草堂选址原因的句子是B  。居室主人身处其间,心情愉悦,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精神追求:[甲]文体现了刘禹锡的C  ,[乙]文体现了白居易的D  。(A、B两处请用原文回答,C、D两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景公问晏子曰:“莅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

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举贤官能,则民与若矣。”

公曰:“虽有贤能,吾庸知乎?”

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乎是,故不知也。”

公曰:“请问求贤。”

对曰:“观之以其游,说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不掩欲以荣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莅(lì):治理,下文的“临”“敕”与此同义。②官能: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职。③吾庸:怎么,哪里。④务:致力,专力从事。⑤游:交游、交结的朋友。⑥说:评说,评论。⑦靡曼:指言辞华丽。⑧声:名声,声誉。⑨荣:通“营”。迷惑。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食不饱,力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策之不以其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善为国家者何如

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

D.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2)请用现代汉通翻译下面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4)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①【甲】文中“千里马”喻指  ,“伯乐”喻指  ;【乙】文中,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是“  ”(用原文回答)。

②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与“食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正义》)

【乙】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华:huā,花。②登:进用,这里指摘取。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弗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B.故曰:教学相长也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C.但能说之也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D.行道以利世也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4)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  ,【乙】文开篇则用对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  

②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臣本布农,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越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越石父:齐人。②缧绁(léi xiè):拘系犯人的绳索,指囚禁。③骖:指一车三马或四马中两旁的马匹。④谢:告辞(这是文中晏子的表现)。⑤闺:内室。⑥懼(jué)然:惊异的样子。⑦厄:困苦,灾难。⑧诎(qū):通“屈”,委屈。⑨信:通“伸”,伸展。⑩感寤:有所感而觉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躬耕于南阳: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  

④彼不知我也: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由是感激/是知己

B.解左骖赎之/前人之述备矣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兵甲已足

D.何子求绝之速也/绝巘多生怪柏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4)【甲】文中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乙】文中越石父“请绝”,请根据两文内容分别说说原因。

(5)从【乙】文中晏子的身上,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不能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虞,黄金横带而驰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之所。及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选自《战国策•田单将攻狄》)

【注释】①田单:战国时齐国临淄人。②狄:在今山东高青东南。③鲁仲子:齐国高士。④夜邑:在今山东掖县。⑤淄:水名。⑥虞:通“娱”,娱乐。⑦黄金横带:腰系黄金的带钩。⑧矢石:箭和垒石,是守城的武器。⑨援桴(fú):拿鼓槌。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B.行拂乱其所为(拂:扰乱)

C.田单乃惧(惧:害怕)

D.先生志之矣(志:记,记住)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将军攻狄,不能下也。

(3)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之所

(4)【甲】【乙】两文都表明一个共同的道理,无论是治国还是战争,享受安乐往往会有导致失败的危险。两文中都体现这一道理的句子分别是:【甲】  ;【乙】  。(请分别用文中原句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