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C、Si、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写出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电离能/kJ·mol-1 |
I1 |
I2 |
I3 |
I4 |
A |
932 |
1 821 |
15 390 |
21 771 |
B |
738 |
1 451 |
7 733 |
10 540 |
(3)过渡金属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的配合物是否有颜色,与其d轨道电子排布有关。一般地,过渡金属离子为d0或d10排布时,无颜色,d1~d9排布时,有颜色,如[Co(H2O)6]2+显粉红色。据此判断,[Mn(H2O)6]2+________颜色(填“无”或“有”)。
(4)利用CO可以合成化工原料COCl2。请判断COCl2分子内含有________。
A.4个σ键 B.2个σ键、2个π键 C.2个σ键、1个π键 D.3个σ键、1个π键
塑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常用塑料F、G均可由某烃经下列反应得到:
(1)写出反应①、③的反应类型:、。
(2)写出C3H6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B和D都易溶于水,提供一种试
剂加以鉴别,试剂名称为。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完成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高分子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
(5分) 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5mol/L的四种溶液:①Na2CO3②NaHCO3③HCl ④NH3・H2O
(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的是(填序号)。
(2)向溶液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c(NH4+)/c(OH-)的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将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④的体积(填“>”、“=”或“<”),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取10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500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7分)
(Ⅰ)CuCl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CuCl2溶液中存在平衡:
[Cu(H2O)2]2++4Cl-[CuCl4]2-+4H2O。试回答下列问题:
(蓝色)(黄色)
(1)欲使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可采取的措施是。
(2)欲使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或黄绿色),可采取的措施是或。
(Ⅱ)有下列5种有机化合物,请按要求填空:
(1)属于酯类的是(填编号,下同);可归类于酚类的是。
(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HCl溶液反应的是。
(3)用系统命名法给B物质命名。
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CO(g) + H2O(g) CO2(g) + H2(g)在密闭容器中,将1.0 mol CO与1.0mol H2O混合加热到434℃,在434℃的平衡常数K1 =9
(1)跟踪测定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如图所示,则0 —20 min ,H2O的反应速率是
(2)请在图中用实线绘制出在该温度下加入正催化剂后,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图线。
(3)从434℃升温至800℃,800℃的平衡常数K2 =1,则正反应为_____________(填“放
热反应”或“吸热反应”或“不能确定”)。
(4)求在800℃反应达平衡时,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氨是最重要的氮肥原料。在课本里学到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近一个世纪,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似乎是天经地义了。然而,最近有两位希腊化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如图),氢气和氮气便可在电极上合成氨,转化率竟然高达78%。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哈伯法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其反应条件中,符合平衡移动原理的反应条件是
(2)新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能否用水溶液作电解质?(填“能”、“不能”)
为什么?
(3)电解池中,阳极发生(填得或失)电子氧化反应,变价元素化合价(填升高或降低)
(4)新法合成氨中所用的电解质(如图中黑细点所示)能传导H+,试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阳极:;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