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探究
1963年12月,周恩来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还是欧佩克之外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2011年上半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至1.98亿吨,在此期间,石油进口量增加到1.07亿吨。
当今世界上90%的运输能量是依靠石油获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预测:考虑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到2020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达到60%,到2030年达到65%。
伴随着近年来南海地区的争议,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海洋油气开发步伐已经加快,正在从近海沿大陆架向南海深海持续推进。相关国家已经开了1380口油井,中国却一直在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对目前多数岛礁被相关国家占领、油气资源被掠夺的现状保持了高度克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追溯历史,石油在交通运输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得益于第几次科技革命中哪一动力机器的发明与使用?
(2)我国石油“基本自给”是因为1960年大庆油田的投产,请问大庆油田投产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期间涌现出的著名劳动模范是谁?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石油供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我国在南海地区坚持什么原则?
(4)我国当前周边国家岛礁之争日渐突出,尤其是中菲4月11日发生的黄岩岛事件,网络上出现过一些过激观点。请你谈谈处理这些问题的合理做法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他们分别从哪个角度来评价的?
(2)“秦王”“扫六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秦朝建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国家的统治?
(3)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
阅读下列材料: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请回答:(1)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
(2)他曾在历史上有过什么作为?这一作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他的作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
(1)李太守是谁?他是什么时期哪国人?
(2)李太守主持修筑了一个什么样的工程?该工程的名称是什么?这项工程的修筑带来了什么作用?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大意是: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以躲避风雨严寒)
——《周易》
想一想:(1)以上记载反映了人类生活在什么方面的巨大进步?
(2)根据图片回答问题: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应是____图中的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应是____图中的房屋,请分别写出他们居住的房子名称。
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学们都关心、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请你分别用墨、儒、道、法、兵家的代表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