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913年
14
6
16
36

2.材料二 下面是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在工业产品上所占的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1)  从材料一种看出,1820---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原因是什么?2分
(2)  从材料二中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3)  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你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什么?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 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 摘自哥伦布日记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
(2)列举一位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
(4)从材料三中找出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
(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什么共同影响?

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请你参加以“铁路的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回放】
材料一: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材料二:随着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兴起,1881年,清政府主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通车。铁路在中国的出现,引发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火车震动山川神灵,易招灾害;路稍不平,全车皆碎;铁路易为外敌所用,便其运兵。
材料三:“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时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一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给高原人民带来的喜悦。
【知识回顾】
(1)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中国政府主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在运动期间。(4分)
【问题探究】
(2)阅读材料一,指出铁路最早在英国出现的原因。(2分)
(3)依据材料二,为什么当时一些人要反对铁路的修造?(答出两点即可,不得摘抄原文, 2分)
【得出认识】
(4)对照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美、德、法、英共有29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文化在革命十年间,我国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我国出现了长达十年以上的“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文盲和半文盲多达2.3亿人……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什么状况?美国采取什么应对政策?
(2)面对文革造成的严重灾难,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并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材料一、二背景下,美国与中国在国家经济建设道路探索上的共同点是()

A.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加强市场的自我调节

(4)从中美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面对危机挑战,进行成功改革,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西方重要通道是什么?开通于哪一朝代?有怎样的作用?(4分)
(2)材料二中没有提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些发明传人欧洲后,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3分)
(3)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一些知识分子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文化,请完成下列表格(2分)

人物
作品
主要内容或主张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哈姆雷特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1564-1616)
材料二:下列种种才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你又获得保证,当你一梦初醒,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的想法:这是权利;你又获得保证,当你被人控告了,或者做了坏事,或者讲了鬼话,或者写了闯祸的文章,你将被依法裁判:这是权利。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材料三:陈独秀在解释为什么要掀起新文化运动时写道:“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的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欧洲流行的什么思想? (2分)
(2)材料二反映出伏尔泰的主张是什么? (2分)
(3)依据材料三说出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的目的是什么?(2分)
(4)上述三则材料倡导的主张,对社会产生了共同作用是什么? (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