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此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
材料二:2014年3月1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截至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民警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目前,案件侦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受伤群众已分别被安置在多家医院,各级医疗部门已调集精干力量,全力救治伤员。昆明火车站当晚各车次均已发出,昆明市社会秩序稳定。
材料三: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干预下,对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结果以南联盟战败而告终。
结合所有知识,请回答:
①一战后,世界形成的新的政治格局被称为什么?它是由哪两次国际会议确立的
②二战后,世界又形成了什么格局?这种格局是由哪次国际会议确立的?这种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③这种格局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但是世界并不太平,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写出你认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古以来,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便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1)写出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重大举措2例。
(2)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2000多年来的中国也曾战乱分裂,但总能重新走向统一、安定”。试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乾隆)三十五年,舍棱诱渥巴锡所部之土尔扈特、和硕特、辉特、杜尔伯特等人众於十月越俄罗斯之境之坑格图喇纳卡伦而南,俄罗斯遣兵追之不及。渥巴锡既入国境……无水草,人皆取马牛之血而饮,瘟疫大作……三十六年九月,渥巴锡等入觐热河。(乾隆)封建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意为英武勇敢的汗)……
——《清史稿》
(4)材料二所述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

(浙江杭州卷)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某校九年级(3)班学生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合作探究:论从史出】
小灵同学所在小组抽到下面一段材料,同学们据此展开讨论。请你依据材料作扼要阐述。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1)材料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汉武帝“利禄引诱”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两个历史事件作简要评价。
【拓展提升:古为今用】
小组学习成果汇报后,老师又提供了一则新闻材料,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发表观点。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材料分析题(共11分)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相适应。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南亚,并联结地中海欧洲各国的通道,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2013年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一系列务实合作结出了早期的果实。近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材料四: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请回答:
(1)现有一个旅行团希望重温丝绸之路的辉煌,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内容,作为导游的你将带领旅游团从中国的哪个城市出发?最终到达世界的哪个地区?
(2)依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最重要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中国政府制定的“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应对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势,请指出体现这一趋势的世界经济组织。
(4)从材料四克林顿的评价我们知道,全球化对某些国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境地的主要是哪类国家?原因是什么?

世界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渐进缓慢、曲折艰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著《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是什么制度?皇帝的权力有何特征?
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
——钱乘旦著《世界现代化历程》
(2)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其确立的依据主要是哪部法律文献?()2分
材料三其基本精神按照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党人希望借此来限制袁世凯,束缚他专制独裁的手脚……
——卢菡著《不可不读的中国历史》
(3)材料三中“其和”“此”共同代指什么法律文献?它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四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岳麓书社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
(4)材料四中新宪法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5)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人类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

世界经历了从相互隔绝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让我们想起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到前期的对外友好交流,我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拉开了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科技的发明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缩短了空间距离。下列这些发明分属于三次科技革命,请按要求归类。

材料四美国苹果手机有450多个零部件,苹果公司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大部分产品在中国组装。
请回答:
(1)分别列出材料一中我国为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明朝前期为对外友好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2)材料二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概括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
(3)将材料三中的科技发明归属到相应的科技革命:工业革命______、第二次工业革命______、第三次科技革命______。
(4)据材料四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