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国务院特准经金瓶掣签认定的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转世灵童坚赞诺布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盖历世班禅额尔德尼,皆倾心内向,捍卫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潜修内典,明心见性,为佛门众望之所归,为世人之所崇敬。今班禅转世业已法定,特依历史定制,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举行坐床典礼,并授汉藏两体文金印金册,用示荣褒,以期继续发扬爱国爱教之历史传统,广结善缘,以利西藏发展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       
——公元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2)“……今班禅转世业已法定,特依历史定制……”这个具有法律性质的规定开始于哪个朝代?这个朝代后来为加强对这一民族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3)结合两个材料,你认为那些做法和规定有什么积极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努力寻找一条拯救中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中国近代历史》
材料二: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材料三:几幅反映中国革命进程的图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皇帝被打倒”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对人们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指的是什么?该政党成立于哪一年?
(3)材料三图一中的根据地是由谁领导建立的?由此中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图二反映了中国建军史上的哪次重大事件?
(4)图三中的战争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是哪两党共同领导发动的?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上述革命实践活动对你的启示。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主张如何学习西方?为此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为实现材料二的政治主张,近代中国掀起了哪场政治运动?该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历程。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列强在近代对华的第一次侵略战争,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在与图片相关的三次战争后,清政府分别与列强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试分别写出这三次战争中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各1例。
(4)在近代,面对列强侵略,中国的抗争大多以失败告终,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

史实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史实来源于史料。下列两则史料,都涉及了哪一史实?分别描述了这一史实的什么方面?

甲: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乙: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大大加深了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2)史实形成于节点。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要节点。从图一推测这次运动的直接原因。三幅图片之间是什么关系?




图一:运动中的口号
图二:上海民众声援北京学生
图三:获释返校学生受到欢迎

(3)上述特性对于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公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中国近代历史》
材料四: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等人为采西方“最长之处”掀起了哪场运动?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为实现材料二中的这种思想,梁启超等人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揭开这场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在这场变法中,自愿为变法而死的志士是谁?
(3)根据材料三指出“皇帝”被打倒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人们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为救治当时中国的黑暗,陈独秀等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5)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悟?(答出一点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