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下列的史实的正误,在题目的【 】内打√,错的打X并改正。
【 】(1)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 】(2)“满壁风动”是对龙门石窟的高度评价。
【 】(3)北宋时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场所叫“瓦舍”。
【 】(4)1141年宋金达成议和,金向南宋称臣,南宋给金岁币。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姑苏晚报》载: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一条人工河流——京杭运河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新生。京杭运河苏州段穿越我市相城区、高新区、金阊区、沧浪区,吴中区、吴江市……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回答,请指出隋炀帝统治时期开凿的大运河最北是哪里?请指出京杭运河苏州段位于哪一段?大运河开凿有何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合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唐与哪个少数民族“合同为一家”?
材料二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3)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周边邻国,尤其是日本。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是盛况空前的。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到唐朝来交流学习。这种交流使团被称作什么?
材料四唐朝对外交往图
(4)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是唐朝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对外交往路线,请写出两位人物的事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一:阅读以下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几条内容: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请回答:
(1)中共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确立了什么为临时宪法?
(2)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3)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
(4)新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还包括哪些法律?
材料一: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二: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请回答:
(1)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谁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2)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策?(2分)
(3)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吐蕃是族的祖先;为唐朝和该民族之间的友好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公主分别是和(3分)
(2)观察图二,唐朝的对外交往主要涉及哪些地区?请你举出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两个重要事件(5分)
(3)从唐代开始,海外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唐朝能够闻名于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