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锡饧不辨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①饧(táng):同“糖”。②戴原礼:人名。③迎:迎接他出诊的人。溢:满。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偶一求药者既(       )        (2)原礼心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____________
文中的医家“庸”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
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
言,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地认罪。(郑克《李惠拷皮》)
【注释】①藉背之物:垫背的东西。②顾:回头。③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④实:事实,真实。⑤伏:通“服”,这里指趴在地上认罪。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欣起行 B.雍州刺史
望之蔚而深秀者(《醉翁亭记》)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负薪者伏地认罪。 D.以杖击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桃花源记》)公将鼓(《曹刿论战》)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同释重担,息于树阴。译文:
(2)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者。译文:
从“拷打羊皮”这一做法,可以看出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请对文中加线的语句进行赏析。
答: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加点词。
镜而自视窥:⑵臣之妻臣私:
寡人之耳者闻:⑷时时而进间:
翻译下列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齐王“纳谏”、“除弊”,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用原文回答)
文中,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结合实际,谈谈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

①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
②予族有佣,病死。佣亦豪族也,啖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县官曰:“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
③里中柞林潭边,有麦田数百亩,初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产,连年构讼。予家厌讼,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于是两家大争,麦熟时,周乃觅勇士数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备至,颠踣满野。正困苦时,廷福为人伐木回,过见之不平。大怒,持手中斧向之。周人皆走,立杀其魁一人。霍氏惧,知周越诉于官,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既至,霍楔其门,廷福笑曰:“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④周果诉霍于官,不及廷福。县官讯两家狱,廷福从旁出曰:“杀人者关廷福也,周强霍弱,廷福一时见不平,提斧杀之。大丈夫自杀自当,岂以祸及平人,霍氏无罪。”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廷福不易辞。县官不得已,定如律。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下列句中的“之”与“提斧杀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悍吏之来吾乡 B.孰视之 C.辍耕之垄上 D.无案牍之劳形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一个普通木匠路见不平挺身相助,以及自作自当、至死不挠的大丈大行为。
B.关廷福持斧相救以解霍氏之困,而霍氏为求自保,欲借饮酒之名不让关氏离开霍家。
C.关廷福锄强扶弱的义举感动了县官,他本想借关廷福报复私愤,但关廷祸不改供词。
D.每年审查案件,郡府都怀疑此案(有冤情),一共经历了十多次审理,(关廷福)始终不改变供词,最后死在监狱中。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予族大之________②乃贱其以与一霍姓者________
廷福且走 ________④以祸及平人 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1) 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后面的题目。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沃灌:绮绣:
白玉之环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文章从哪四个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
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