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共8分,每小题4分)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再次阅读诗歌,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杏花天影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①。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月清淑②,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③。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栏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注:①沔口,今湖北汉口。②清淑,晴和。③桃叶,晋·王献之的爱妾。献之曾于渡口作歌一首赠桃叶,桃叶亦作歌回赠。后人因此称此渡口为桃叶渡。
⑴有人认为“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着一“愁”字,含蓄精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答:
⑵下片写离情愁苦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于易水送人①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②,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①:公元679年冬,诗人奔赴幽燕报效国家之际,写作此诗。②燕丹: 燕太子丹。
(1)诗中所说的“壮士”是指谁?他要去做一件什么事?
答: 。
(2)请结合全诗说说“寒”字的妙处。
答: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煞江南。
(1)试简要分析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古典诗歌的意境,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你认为此曲属哪一种?简要举例分析。
阅读两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分析两首词,分析它们各自使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2)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梅花的生存环境,这些描写对表现梅花的品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在横线上填上表现梅花品格的词语。
陆词:从“驿外”“风和雨”上可看出梅花的的品格。
毛词:从“悬崖”“百丈冰”上可看出梅花的的品格。
诗歌鉴赏。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①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
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