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3:物质结构与性质】已知A、B、C、D和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其他4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B和C属同一主族,D和E属同一周期,又知E是周期表中1—18列中的第7列元素。D的原子序数比E小5,D跟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右图。
请回答:
(1)A元素的名称是 ;
(2)B元素原子核外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数为 ,C元素原子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图为 ,B与A形成的化合物比C 与A形成的化合物沸点高,其原因是
(3)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它的+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4)由以上五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所含离子键成分最多的可能为 (5) 如图所示,D跟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
(只要求列出算式)。
现用Na2CO3固体配制500mL 0.200 mol·L-1的Na2CO3溶液。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漏斗;⑥天平;⑦药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Na2CO3溶液时不需要使用的有 (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经计算,需Na2CO3固体质量为 。
(3)将所配制的Na2CO3溶液进行测定,发现浓度小于0.200 mol·L-1。请你分析配制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差偏小的原因 。
A.Na2CO3固体中含结晶水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配制时容量瓶没有干燥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生产一系列物质(见下图)。
(1)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_____(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2)已知氯化钠在25℃的溶解度为36g,则该温度下饱和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用氯气生产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食盐水通电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国家标准GB14880-1994中规定加碘盐中碘含量应为20-60mg/kg,检验食盐中碘酸钾含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过程中,涉及到下列反应:KIO3+5KI+3H2SO4 =3K2SO4+3I2+3H2O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2)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是
(3)如果反应生成了0.3mol单质碘,则转移的电子的数目是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优质漂白剂。一种以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制备NaClO2粗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纯ClO2易分解爆炸,空气中ClO2 的体积分数在10%以下比较安全;
②NaClO2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存在,在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
③含水NaClO2受热易分解。
(1) 试剂A 可以选择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SO2 b. 浓硝酸c. KMnO4
(2) 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 下列关于上述流程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反应Ⅰ进行过程中应持续鼓入空气
b. 反应Ⅰ后得到的母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Cl
c. 反应Ⅱ中NaOH 应过量
(4) 已知压强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反应Ⅱ结束后采用“减压蒸发”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 中间产物二氧化氯(ClO2)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用ClO2处理泄漏的氰化钠(NaCN),得到无毒的NaCl、N2和CO2。若处理含NaCN4×10-5mol ·L-1的废水 1000L,至少需要Cl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五氯化磷(PCl5)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氯化剂,可以有三氯化磷(PCl3)氯化得到:。某温度下,在容积恒定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PCl3和1.0molCl2,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 0~1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2)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____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
(3) 反应至250s 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kJ。
(4)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无论是否达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
b. 300s 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
c. 350s 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氮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相同条件下,若起始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3和0.2molCl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n(PCl5 ) < 0.20mol
(5) 温度T 1时,混合气体中PCl5 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他条件相同,请在下图中画出温度为T 2(T 2> T 1)时,PCl5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