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欣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焦距 |
次数 |
物距 u/cm |
像距 v/cm |
像的性质 |
||
虚实 |
大小 |
倒正 |
||||
f=" " l0cm |
1 |
45 |
13 |
实像 |
a |
|
2 |
30 |
15 |
||||
3 |
18 |
22 |
实像 |
|
b |
|
4 |
16 |
25 |
(1)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助填补: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小欣观察到第2次所成的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次所成的像。
(3)当把蜡烛调到距离透镜8cm的位置时,小欣发现无论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这时所成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____(“同”或“异”)侧。
(4)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他们得出的结论完整吗?__________(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闭合开关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端。
(2)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 |
|||
|
|||
小明和小丽在学习了电能表以后,想利用电能表测量一台收录机的电功率,下面是他们的测量方法:
小明的方法是:
查看电能表的示数W1(度)。
②关闭其他用电器,让收录机工作一段时间。
③让收录机停止工作,记下收录机的工作时间t(min),再查看电能表上的示数W2,算出电功率。
小丽的方法是:
①查看电能表的参数N(revs/kw·h)。
②关闭其他用电器,让收录机工作一段时间,并当表内转盘上的红色标记开始出现时计时。
③当表的转盘转过的转数正好为n时停止计时,并记下收录机工作t(min),算出电功率。
(1)用小明的方法和思路最终测出的收录机的电功率的表达式为▲(kw);
用小丽的方法和思路最终测出的收录机的电功率的表达式为▲(w);
(2)从实验结果的精度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思考,▲的方法最好,另一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
小刘想知道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 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开始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
(2)小刘正确接好电路后开始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滑片P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②请将记录数据时遗漏的物理量和单位填入表格的空格处。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要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
(2)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过程中。
(1)小敏猜想:A、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反比;
C、电流跟电压无关。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
(2)为了检验猜想是否正确,小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为3V,电阻R1为20Ω,变阻器R2上标有“15Ω,1A”字样,
①请你帮他选量程:电压表应选V的量程,电流表应选A的量程。
②下表是小敏记录的数据,请你替他写出结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U/V |
2 |
2.4 |
2.8 |
电流I/A |
0.1 |
0.12 |
0.14 |
③小敏在实验中想把电压表的示数调到1V,但无论怎样调节都无法达到要求,其原因是:。
(3)小敏还想用这个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并与上表中的第一次实验数据做比较,于是他把20Ω的电阻换成10Ω,闭合开关,小敏的下一步操作是:,
记录数据,接着他把10Ω换成5Ω,重复上述操作。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