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老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各类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 。此时此刻,他的儿子正在家“赋闲”。他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请问:
1、造成“儿子闲赋、老母应聘”的原因有哪些?请分别从儿子和父母的角度进行分析。
2、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3、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为不重演悲剧,你该做好哪些准备?
4、下列自立表现中如果你确实已经做到的,请在括号里打“√”:
( )①自己起床,不要父母叫唤
( )②自己整理书包,不要父母帮忙
( )③能合理使用父母给的零花钱
( )④父母不在家,我能自己料理生活
【感悟文化】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担纲设计的。他坚持“苏而新,中而新”的设计理念,即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既体现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和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又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并借鉴西方博物馆建筑艺术的优秀成果。独具特色,无与伦比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1)请运用教材中“融入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苏州博物馆新馆“苏而新,中而新”的设计理念的正确性。(3分)
【探寻意义】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创新的典范。创新是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2011年的中国取得了一项举世瞩目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天宫一号”顺利升空,目前已经进入交会对接的准备阶段了……
(2)运用课本知识说明:我国坚持自主创新有哪些重要意义。(3分)
【提升素质】
目前,全国许多公共文化场所已陆续实现免费开放。但在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还存在一些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诸如大声喧哗,随意触摸展品,损坏公物等现象。
(3)遵守社会公德是亲近社会的基本要求。请列举2个身边出现的不守公德的例子,并针对提高国民公德素质问题,提2条合理化建议。(2分)
为配合仪征市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工作,学校拟举办“告别陋习,文明优雅”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次教育活动。
【校园扫描】
校园生活中,有些同学不认真学习,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出口成脏,且不以为然;把抽烟、喝酒当作“酷”;沉迷于网络与游戏,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这些同学来说,他们也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可还是有那么多学生偏偏明知故犯,“前仆后继”。
(1)这些同学缺乏什么优秀心理品质?请再举两个我们生活中的这种现象。
【班级讨论】
针对屡禁不绝的现象,各班级展开了专题讨论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培养优秀的心理品质,告别这些不文明的陋习。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培养这一优秀心理品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方法有哪些?
【出谋划策】
为了改变陋习,让校园更文明,培养上述优秀心理品质,学校准备向全校学生征集“金点子”。
(3)请你设计两种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
【问卷调查】
学校部分八年级同学参加了“生活自理能力情况调查”活动。结果显示:96%的同学由家长整理房间;90%的同学不会做家务;不会独自购物的有85%。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宣传教育】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懂得生活自理的重要性,八(1)班的同学们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作为其中的一员,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2)请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个主题名称,并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3)假如你是班会主持人,请向同学们说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践行活动】
生活中一直习惯于依赖父母的王岚同学参加了主题班会后,深受启发,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
(4)请向王岚同学提出建议:她该从哪些方面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近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有一个喜迎十八大的专题栏目“数字看变化”,用详
实的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里在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振奋了党心
军心民心,极大地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胡锦涛强调,我们一定要认真
总结、倍加珍惜、大力发扬,要把广大人民群众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和伟大民族精神,进一
步引导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
【探究交流】
(1)从文化的角度回答“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责任心”源自哪里?(1分)这对我们民族和国家又有何重要意义?(2分)
【我思我悟】
(2)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当前,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2分)
【出谋划策】
(3)某实验学校准备组织学生会干部对全校学生的爱国情感状况做一个调查。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调查方案。(3分)
2010年在扬州市创建国家文明城之际,恰逢我校建校10周年。学校发出“争做文明人,创建文明城”、“讲文明,树形象,迎校庆”的倡议,创建文明校园的系列活动正在进行。
现在,请你来参加: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要 “讲文明,树形象”“争做文明人”?
(2)校园电视台准备拍摄一组镜头,请提供相关信息。
①校园文明的行为
②校园不文明现象
(3)请为全校同学“讲文明,树形象,迎校庆”提两点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