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4)实验初步结论:石蜡熔化时吸收热量, 。
冰熔化时吸收热量, 。
小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所提升物体重力G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小康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了表格中。请你认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式是:。
G/N |
1 |
2 |
3 |
4 |
5 |
6 |
G动/N |
0.8 |
0.8 |
0.8 |
0.8 |
0.8 |
0.8 |
F/N |
0.9 |
1.4 |
1.9 |
2.4 |
2.9 |
3.4 |
图甲是某小组的同学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力为4.9N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2)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cm;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如图所示,小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如图甲),
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
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
不挂钩码时,保持 (选填“水平”或“倾斜”)并静止,
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谢在杠杆上A 点处挂3个钩码,
在B 点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谢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用公式表示)。她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为什么?。
(3)实验结束后,小谢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右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小明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他将电源电压为6伏的电池组、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等元件连接如图 A所示。
(1)在实验中,连接电路前,开关应处于状态。
(2)在测出第一次电压2.0伏后,要使电压达到2.5伏,滑动变阻器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3)另一位同学小刚在实验中(所用电路元件与小明相同),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减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增大。经检查所用器材均完好,你认为上图中与上述实验现象相符的电路图是。
(4)若按照小刚同学所连接的电路进行实验,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电压表的示数应调到伏,此时,测得电流表示数如图C,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瓦 。
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想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他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蓝球表面涂黑,使蓝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选填“A”或“B”),你判断的依据是
。
爱动脑筋的小明发现,篮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每次也不相同,那么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
于是,小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有关,与
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