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 
| B.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 
| C.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不需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 
|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  只 | 
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 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 
|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 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 
|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 
|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 
|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 
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 A.过敏性鼻炎 | B.血友病 | 
| C.系统性红斑狼疮 | D.艾滋病 |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 
| B.内环境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维持 | 
|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 D.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 | B.降低、乳酸、NaHCO3 | 
| C.升高、CO2、H2CO3 | D.升高、乳酸、NaH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