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敏做“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的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实验中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可忽略),可选用的导体如下表,她选用了导体R1和R2,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压表V1的示数比电压表V2的示数大,又因为通过R1和R2的电流 ,所以导体R1的电阻 导体R2的电阻。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如果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用的用来做对比实验的导体是:
和 (填对应的导体代号),如果将小敏做上面实验的两个电压表
换成一个电流表,再增加一个开关,其它器材不变,请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导体代号 |
R1 |
R2 |
R3 |
R4 |
R5 |
R6 |
材料 |
镍铬丝 |
镍铬丝 |
镍铬丝 |
锰铜 |
锰铜 |
锰铜 |
长度/m |
1.0 |
0.5 |
2.0 |
1.0 |
1.0 |
0.5 |
横截面积/mm2 |
2.0 |
2.0 |
3.0 |
2.0 |
3.0 |
3.0 |
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根据现有知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压力大小有关 |
B.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C.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
D.与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
(1)小杨同学用一个表面平整的长木板、一个带钩的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
次数 |
压力 |
接触面 |
木块放置 |
木块运动 |
测力计示数/N |
1 |
一个木块 |
木板 |
平放 |
很慢 |
|
2 |
一个木块 |
木板 |
平放 |
慢 |
|
3 |
一个木块 |
木板 |
平放 |
较快 |
小杨同学的实验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正确或者错误.
(2)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有:a.表面平整的长木板;b.斜面;c.硬纸板;d.毛巾;e.天平;f.带钩的长方体木块;g.弹簧测力计;h.直尺.
要验证猜想B的正确或者错误,你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请在下方空白处画出你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
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____.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________,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教师在“演示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演示实验.
(1)在弹簧下端挂上小筒和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指针的位置O,如图甲所示.
(2)溢水杯中装满水,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溢水杯的水中,用烧杯收集排开的水,弹簧缩短,如图乙所示.
(3)把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小筒中,弹簧指针又恢复到原来位置O,如图丙所示.乙图的弹簧比甲图的弹簧缩短了,说明金属块受到________的作用;丙图的弹簧指针又恢复到位置O,说明________.
在思考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时,张云同学有如下猜想:
(A)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有关;
(B)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张云与同学们找来铅球,把它们拿到平整的沙坑上方由静止释放,将铅球下落的高度与落到沙坑中砸出的坑的深度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序 |
铅球下落高度/m |
铅球质量/kg |
坑的深度/cm |
1 |
1 |
3 |
2.7 |
2 |
1 |
4 |
3.2 |
3 |
1.5 |
3 |
3.8 |
4 |
1.5 |
4 |
4.2 |
5 |
2 |
3 |
4.5 |
6 |
2 |
4 |
5.0 |
(1)实验中,用铅球砸出的坑的深度反映重力势能的大小,这是一种________的方法;
(2)比较1、3、5次实验数据,能验证猜想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
(3)举出生产或生活中增大重力势能的一个例子________.
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m和运动速度v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和运动速度v的关系.
甲、乙两组实验中:
(1)甲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
(2)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__的关系,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__的关系,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