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当前大学生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 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上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有所增加,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三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时下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结合材料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6分)
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6分)
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6分)
(6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与东南亚、南亚部分国家示意图
(1)比较拉萨、昆明、三亚气候特点的差异。
(2)近十几年来,我国新建了青藏铁路、南昆铁路、粤海铁路,试分析上述三条铁路线相同的主要功能。
材料二 2009年3月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之际,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发表了《西藏民主改
于北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距比欧盟和北美都明显,即为产业转移创造了机会,又加大了各成员国之间采取统一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制度的难度。东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落后于EU(注:欧洲联盟)和NAFTA(注:北美自由贸易区)。
——《关于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研究的综述》
(3)50多年来西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其原因。
(4)根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比较东盟与欧盟的异同。
(5)分析材料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哲学启示?
(6)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应该怎样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
(24分)
据统计,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0万人,是近几年来的最高值,金融危机的蔓延,使本已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对此,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针对性措施,其中主要有: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到西部地区;鼓励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更多的吸纳大学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打工农民工返乡人数增加,给就业又增加了新的压力。各地政府通过制定鼓励投资农业、农村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同时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科技培训,使他们学习各种技能,尽快实现再就业。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千方百计促进就业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在促进就业中发挥的作用。(12分)
(28分)
表一 2005-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
指 标 年 份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
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 |
2005 |
9.6% |
6.2% |
7238元 |
2006 |
10.4% |
7.4% |
8172元 |
2007 |
12.2% |
9.5% |
9646元 |
(注:另据调查,多数居民认为自己将来的收入会继续增加,但出于对未来教育、医疗支出等因素的考虑,居民消费的增长仍不容乐观)
表二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营业盈余指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表三 2005-2007年我国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
年 份 |
消费 |
投资 |
净出口 |
2005 |
36.1% |
38.1% |
25.8% |
2006 |
39.2% |
41.3% |
19.5% |
2007 |
37.0% |
41.6% |
21.4% |
(注:2007年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对GDP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为60%。)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表一、表二和表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一、表二和表三有什么内在联系?
(2)依据以上材料,对表三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并说明其主要依据。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温家宝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政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量化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政府确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主张的理论依据。
材料二中国当前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表一中国玉米产需表单位:10000吨
年度 |
产量 |
年度总需求 |
需求结构 |
|||
饲料消费 |
食用消费 |
工业加工 |
其他 |
|||
2001 |
10600 |
11813 |
8380 |
771 |
1180 |
1482 |
2002 |
11136 |
12410 |
8327 |
737 |
1380 |
1966 |
2003 |
12130 |
13789 |
9020 |
828 |
1450 |
2500 |
2004 |
11400 |
13077 |
9156 |
792 |
1540 |
1589 |
2005 |
12160 |
13181 |
9360 |
820 |
1730 |
1271 |
2006 |
13000 |
13400 |
10000 |
— |
— |
600 |
(2)根据表一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26分)
材料一 2009年4月5日,某市在网上公布了2009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医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食品安全监管、大气污染环境防治、就业民生实事共五十七项,让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这些要办的实事公布和实施之前,该市市委、市政府首先将实施意见向群众公示,公开征求意见,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实施办法提出建议,然后将修订后的实施意见提交人大审议,表决通过后并予以公布并组织实施。
(1)依据材料一回答,该市民生保障工程实施意见确立并予以实施的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建国六十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不断完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确定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策。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宪法。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为了贯彻落实民族区域治法,国务院、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和实施与之配套的法规、规章、条例等。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政治意义。(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