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选用刻度尺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小明用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让蜡烛A远离玻璃板过程中,移动蜡烛B的位置,观察的内容是 。
(4) 为了验证像的虚实,可进行的操作是 。
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小华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看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
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 A,I= 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路电流的关系是: .(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
小明同学想比较金属材料甲和金属材料乙哪个更容易导电.现有金属材料甲和金属材料乙制成的各种不同规格的金属丝,规格如表所示:
金属丝代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金属甲 |
1 |
0.1 |
B |
金属甲 |
0.5 |
0.1 |
C |
金属乙 |
1 |
0.1 |
D |
金属乙 |
1 |
0.2 |
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1)请在画出实验电路图(用“”表示金属丝).
(2)根据实验电路,实验器材除金属丝、干电池、开关、导线外,还必须选用什么器材?
答: .
(3)为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应选取的金属丝(只需填字母代号〕.
答:
(4)通过实验,写出你是如何判断哪种金属材料更容易导电?
答: .
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水和煤油,实验装置如图.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图甲中):先调整固定 位置,再调整固定 的位置(两空均选填“A”或“B”).
(2)小明的实验中有一处错误是 .
(3)改正错误后,小明设计了三种方案进行探究,可行的方案是 .(填序号)
①.加热相同时间,记下升高的温度;
②.升高相同的温度,记下加热时间.
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拉弓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变有关.
(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弹簧压缩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别比较木块 ,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实验中小车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这一过程中是 能转化为 能.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mA<mB).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说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可得出结论: .
(3)如图乙、丙所示,是为了探究: 与 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