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1表示美国J.Craig Venter研究所创造“人造生命”的过程,图2是山羊细胞(假设2N=4)的部分生命过程。请据图回答:

⑴用吡罗红甲基绿对山羊细胞进行染色,呈现红色的部位是 ▲ 
⑵ 图1中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⑶ “人造生命”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 ▲  。
⑷ 图2中C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为 ▲ ,含有 ▲ 个染色体组
⑸ 图2中B细胞的子细胞是 ▲ 
⑹ F和G细胞在形态、结构和上发生稳定性差异,其根本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探究历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请分析回答:

(1)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21三体综合征属于遗传病,其男性患者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2)克莱费尔特症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患者,请运用有关知识进行解释:________(父亲/母亲)减数分裂异常,形成____________(色盲基因用B或b表示)配子与另一方正常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3)为避免生出克莱费尔特症患者,该母亲怀孕后应及时接受产前检查。检查方法是抽取羊水获得胎儿细胞,运用技术大量扩增细胞,用处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然后制作临时装片进行__________分析观察。

已知玉米的黄粒(D)对紫粒(d)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而获取黄粒抗病植株进行深入研究。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育种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在F2代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率为____________,在F2代的黄粒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率为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对玉米进行处理,从经处理的后代中选育并成功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该过程中,要进行“选育”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获得的一组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相交方式
黄粒抗病
紫粒抗病
黄粒不抗病
紫粒不抗病
自交(后代)
898
305
138
65
测交(后代)
210
207
139
131

对以上结果甲、乙两同学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甲同学认为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乙同学认为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从而使数据偏离正常值。
①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判断正确,理由是Fl的自交和测交后代中均出现了________的个体数量偏离正常值的现象,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引起的。
②为探究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你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_______________。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菊花植株进行了观察和探究,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成员观察到菊花植株的成熟叶片呈绿色,其原因是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
(2)若分离出菊花植株细胞中完整的线粒体,并将其悬浮在含有葡萄糖且pH适宜的缓冲液系统中,并通入O2,发现葡萄糖并没有被消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用菊花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_________。和常用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比较,菊花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易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
(4)取菊花的分生组织观察研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出现的凝缩松展的周期性变化。如下图:

①测定细胞周期必须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箭头和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③染色体凝缩程度最高的时期是[ ](填时期字母和名称)。图中从a到b染色体发生了松展过程,此时期细胞中其他的动态变化有(至少答两点)。

互花米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由于有意引入和无意传播,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滨海湿地分布广泛,严重影响了当地植物的生存。科学家以某湿地的本地芦苇和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分析回答:
(1)当其他条件均适宜时,互花米草和芦苇在不同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如下图1、图2所示。

据图1分析,在光照强度为800mol/(m2·s)的条件下,当CO2浓度超过400mol/时,限制互花米草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外界因素最可能是。据图2分析,影响芦苇净光合速率变化的外界因素是。比较图1和图2,当CO2浓度为800 mol/mol时,光照强度的变化对的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
(2)据图3可知,随着实验容器中CO2浓度的升高,互花米草和芦苇的呼吸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容器中O2浓度降低,主要是抑制了植物细胞的某一阶段所致,此阶段发生的场所是。比较A、B两条曲线,当CO2浓度超过400mol/mol时,随着CO2浓度升高,

(3)科学家调查了该湿地滩涂自然植被分布情况,大致为:中潮滩下缘和低潮滩分布藻类植物,中潮滩上半部和高潮滩分布海三棱蔗草,高潮滩上半部为芦苇带,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在上具有分层现象。
(4)互花米草由于具有促淤造陆的功能而被引入,引入后主要分布在芦苇带,它与芦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作为入侵植物,它最终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生理过程)。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_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填中文名称)。
(3)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接收ATP信号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编号
A
B
C
D
E
F
X物质的浓度(ng mL-1)
0
2
4
8
15
32
细胞内ATP的浓度(nmol mL-1)
80
70
50
20
5
1
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1
3
10
25
70
95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②试简要解释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ng 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会抑制大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试简要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