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据此回答问题。黄山位于:
A.长江以南 | B.安徽省的中部 |
C.地势第二级阶梯 | D.温带季风气候区 |
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A.奇松 | B.怪石 | C.云海 | D.温泉 |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
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A.M、P、N | B.M、N、P |
C.M、M、N | D.P、P、N |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市场 | B.政策 |
C.文化传统 | D.生活习惯 |
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 B.①③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④①②③ |
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
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
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大 |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下图,回答各题。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 B.气象变化 |
C.森林被破坏 | D.围湖造田 |
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 | B.整体性 |
C.区域性 | D.差异性 |
下图为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地貌名称分别是
A.背斜、山岭 | B.向斜、谷地 |
C.背斜、谷地 | D.向斜、山岭 |
甲处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A.因受张力易侵蚀而成谷地 |
B.因槽部岩石坚硬不易侵蚀而成山岭 |
C.因槽部岩石堆积而成山岭 |
D.因流水冲刷岩石而成谷地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适合建采石场 |
B.若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丁处为好 |
C.乙处适合建设大型水库 |
D.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丙处开采合适 |
下图为三幅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⑤ |
图中①~⑤各地中,同位于东半球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②⑤ |
在一张地图上,同在赤道上相差1665千米的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33.3厘米,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A.1∶5 000 000 | B.1∶10 000 000 |
C.1∶1 000 000 | D.1∶500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