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历史的动力。酷爱历史的李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后,整理出以下历史图片。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1)图一所示重要历史人物是谁?指出图二所示伟人在图三所示刊物的发刊词中阐发的核心思想。在图一、图二所示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人,简评他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
(2)假如你为图四所示刊物投稿,应确定怎样的主题思想才有可能发表?
(3)结合所学知识,简介图五反映的历史事件。(从背景、时间、人物、内容、意义等方面介绍)
(4)你认为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英国文艺复兴代表人物
英国工业革命代表人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代表人物
如图,在刀与火、血和泪所浸透的中华民族悲壮的历史中,他们的名字永垂史册,为中国人民所深深纪念,读图后请回答:
(1)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并就其英雄业绩拟写一句解说词。
例:林则徐,他领导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2)对比他们生活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分析中国社会危机出现的原因。
(3)学过这段历史,你想用哪个词语评价他们?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作为中学生的你学习他们的最好行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
材料一:他向清朝当朝皇帝上书,并沉痛地指出:“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
材料二:法国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三:联军统帅瓦德西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经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中国此次所受损毁及抢劫之损失,其祥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请回答:
(1)材一中的“他”是谁?他向清朝的哪位皇帝上书?
(2)你怎样评价材料一中的“他”?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3)材料二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 付诸一炬”指的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两个强盗”分别指哪个国家?(1+1+1+1,共4分)
(4)材料三中所说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参与这次战争的国家有哪些?(1+4,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