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豆浆和豆渣所用的方法是        (2)从海水中得到淡水的过程叫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物质 A~G 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 A 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 B C 。单质 C 可与 E 的浓溶液发生反应, G 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E G
(2)利用电解可提纯 C 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阴极物质是,电解质溶液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0.23 mol B 和0.11 mol 氧气放入容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D ,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K=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 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 B 的平衡浓度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D 的体积分数(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PC 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 PC 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A 可使溴的 CC l 4 溶液褪色;
B 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C 可与 FeC 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 不能使溴的 CC l 4 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 的化学名称是
(2) B 的结构简式为
(3) C D 反应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为
(4) D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写出结构简式);
(5) B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丙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写出结构简式)。

主要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一次增大, W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X Y Z 分属不同的周期,他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 W 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 W X Y Z 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 W Y 形成的化合物 M 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 W 元素原子的 L 层电子排布式为 W 3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2) X 单质与水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化合物 M 的化学式为,其晶体结构与 NaCl 相同,而熔点高于 NaCl M 熔点较高的原因是。将一定量的化合物 ZX 负载在 M 上可制得 ZX / M 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 O-C-O 的键角约为
(4) X Y Z 可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其晶胞中 X 占据所有棱的中心, Y 位于顶角, Z 处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 X Y Z =
(5)含有元素 Z 的盐的焰色反应为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
(2)天然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其纯净水作用的原理是

(3)水的纯净和软化的区别是

(4)硬度为 1° 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 mgCaO 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 mgMgO )。若某天然水中 c(Ca 2 + )=1.2×10 - 3 mol/L c(Mg 2 + )=6×10 - 4 mol/L ,则此水的硬度为
(5)若(4)中的天然水还含有 c(HC O 3 -)=8×10 - 4 mol/L ,现要软化10 m3 这种天然水,则需先加入 Ca(OH ) 2 g ,后加入 N a 2 C O 3 g

某条件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g) 2NO(g)+O2(g)
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都在800℃,实验Ⅲ在850℃,NO、O2的起始浓度都为0,NO2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2(g)2NO(g)+O2(g)体系中,n (NO2)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⑴实验Ⅱ隐含的反应条件是
⑵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 或“ 放”)热反应。
⑶若实验Ⅰ中达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由物质的量之比为1:1组成的NO2与O2混合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将移动。
⑷若将上述第⑶题所得的平衡混和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使气体被完全吸收。
生成的产物及其物质的量为
⑸NO2、NO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近年来人们利用NH3在一定条件下与之反应而将其转
化为无害的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