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⑴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⑵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 。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⑶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Ω的滑动变阻器。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1)猜想:导体电阻可能与导体材料、横截面积、________等有关.
(2)实验时,同学们用图甲的实验装置分别把a、b、c、d四根金属丝接入电路A、B两点之问,探究情况如下表:当选用_______两根金属丝,可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灯泡亮度 |
a |
铜丝 |
1 |
1 |
较亮 |
b |
镍铬合金丝 |
1 |
0.5 |
最暗 |
c |
铜丝 |
1 |
0.5 |
较暗 |
d |
铜丝 |
0.5 |
1 |
最亮 |
(3)如图乙的实验,可探究导体电阻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
(4)实验中,是通过观察灯泡亮度来比较电阻大小的,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之为_____法。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2)若图中的点划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点为烛焰上的一点,请通过作图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和A点在光屏上的像A’的位置。
(3)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戴的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接着他取下这个眼镜,保持此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若使光屏上的像仍然清晰,应将光屏移至光具座上 cm刻度线处。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如图,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他发现∠BON ∠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还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3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甲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