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纸锥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取三个相同的纸锥,每个纸锥的质量为m,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3m的小金属球,在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8m的小金属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       ,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运动快慢的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小明采用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微小压强计可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变化。小明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在烧杯内固定,不断向烧杯中注入水,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表明水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小华却认为: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是水的重力增加导致的,所以水的重力大小不同,水内部压强大小就不同。请你利用上述器材或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华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小希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想测出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他在家中准备了刻度尺、口大底小的塑料碗、圆柱形玻璃水盆和适量的水。利用这些物品进行实验并记录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步骤不完整。请你帮助小希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⑴在水盆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漂浮,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盆内水的深度为h1,记入表格。
⑵将鹅卵石放在塑料碗中,装有鹅卵石的塑料碗仍在水中漂浮,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盆内水的深度为h2,记入表格。
⑶将塑料碗中的鹅卵石放入水盆中,如图丙所示,________。
⑷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条件,写出鹅卵石密度的表达
式为ρ=________。

小刚在探究电路中电流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电流I2随电流I1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该图像写出电流I2I1的关系式:I2

某同学做实验探究长方体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与物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的关系,如图,将高为10cm的长方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其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记录金属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h/cm
0
1
2
3
4
5
6
F/N
10
9.25
8.50
7.75
7.00
6.25
5.50
F/N
0
0.75
1.50
2.25
3.00
3.75
4.50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之前受到浮力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式为

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6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cm,凸透镜A的焦距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如果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5 cm刻线处,烛焰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