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⑴勝人持汤沃灌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腰白玉之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B.天下缟素 |
C.吾妻之美我者 | D.一狼洞其中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课外文言文阅读: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洛阳)。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录校尉(官名)。诣门者皆俊才清称(以清雅著名)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李伯阳,即李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官名)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踖蹟(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2)时李元礼有盛名
(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1为划线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A.陈韪晚到了一些,人们把孔文举说的话告诉了他。 |
B.陈韪后来才到,听说了这件事。 |
C.陈韪没有来,人们把孔文举说的话告诉了他。 |
D.陈韪后来到了,人们告诉了孔文举。 |
孔文举与李元礼之间有什么关系?他是怎样介绍他们之间关系的?(3分)
课内文言文:(共10分)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解释加点字词。
(1)虽有嘉肴(2)不知其善也(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故曰:教学相长也。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小题(1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解释下列句中黑体词的意思。
(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译文: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醉翁亭记》里的“太守之乐”是指什么?二十一个“也”字好在哪里?
第三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先用()之乐衬托()之乐,再用()之乐衬托()之乐。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
阅读《狼》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大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狠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填空题:
《狼》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朝人,别号。本文选《__________》解释划线的词。
⑴狼亦黠矣()⑵ 一狼洞其中()
⑶ 屠自后断其股()⑷ 目似瞑,意暇甚()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句运用什么描写,表现狼的哪些特点?
当今,人们对狼的认识更客观,请写出两条含有“狼”字的商品名称
阅读文言短文《为学》,完成小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③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浙江省定海县海上的普陀山,乃观音道场,佛教圣地之一。③瓶、钵:和尚盛食物的用具,化缘用。解释多义词
西蜀之去南海()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去国怀乡()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下列各组中,两个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吾欲之南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其一贫,其一富——其真无马邪
C.以告富者——必以分人 D.子何恃而往——面山而居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有两句“子何恃而往”,为什么前句用问号,而后句用叹号?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短文,讲述蜀鄙二僧的故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