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太原二模]在T℃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100% |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 |
C.溶液中c(OH-)= mol·L-1 |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
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
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
下列变化过程和对应的能量转化关系错误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光能→生物质能 | B.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能 |
C.石灰石高温分解:热能→化学能 | D.铅蓄电池:化学能→电能 |
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2NaCl(水溶液) ![]() |
B.CuO + H2![]() |
C.Fe3O4 + 4CO ![]() |
D.2HgO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
在检验SO42-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 |
B.先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 |
C.先加入稀硝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 |
D.先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