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是浙江、四川、海南三省2011年经济数据统计图,读图判断问题。①、②、③代表的省分别是
A.四川、浙江、海南 | B.海南、浙江、四川 |
C.海南、四川、浙江 | D.四川、海南、浙江 |
有关①、②、③三省经济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①省市场广阔,粮食商品率高 |
B.②省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比重高 |
C.③省旅游资源丰富,且离客源市场近 |
D.③省水能与天然气蕴藏丰富 |
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各题。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入较低 |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
在图甲的基础上制作图乙,主要应用的技术是
A.GIS | B.GPS | C.RS | D.RS和GPS |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各题。 甲、乙两图限制农业生产的共同因素是
A.水分 | B.热量 |
C.土壤 | D.光照 |
甲、乙两图中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自然因素分别是
A.机械化水平高;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 B.地广人稀;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
C.地形平坦;热量充足 | D.土壤肥沃;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
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各题。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 | B.南方区 | C.西北区 | D.北方区![]() |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西北区 | B.北方区和西南区 | C.西北区和西南区 | D.西北区和南方区 |
读下面两幅图,上图是某地一天中的太阳运动轨迹图,下图是从上图中截取的该日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据此回答各题。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A.70°N | B.75°N |
C.70°S | D.75°S |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A.15°N | B.20°N |
C.15°S | D.20°S |
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A.120°W | B.0° |
C.60°E | D.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