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大坝工程于1958年7月动工,翌年10月蓄水。蓄水后不久,这个以往地震极少的地区,地震活动开始频繁发生。从1960年5月开始不断有有感地震发生。右图是1962年3月19日河源地震(里氏6.1级)等震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以上材料说明()

A.地震活动具有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的特点
B.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C.各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有关联性
D.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震

本次地震对图中A、B两地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强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B地的经济更发达 B.B地的震级小于A地
C. A地城市分布更密集 D. B地抗震能力更强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为()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伏旱、暴雪、沙尘暴 D.伏旱、洪涝、冻害

海南岛属于我国的()

A.海洋灾害带 B.东南沿海灾害带
C.东部灾害带 D.中部灾害带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原因是()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 ②多山的地貌
③强烈的地壳活动 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东南部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C.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形成我国受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国土面积广大;②人口众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灾次频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 )

A.气象灾害 B.水文灾害 C.生物灾害 D.地质灾害

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损失 D.环境受到污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