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表1 2011年1月国务院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主要内容
政策要点
(1) 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2)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努力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3)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
(4)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5)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
(6)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
结合表1,分析我国政府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某古镇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其他区域的岭南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请阐述该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自强不息” “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所以要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过往的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如今作为国家行为体的企业、个人等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主体。“凡我在处,便是中国”。作为公民要有民族自信,在行为中践行爱国等正能量,提高自身素质,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承担自身的责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民族复兴的实现。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阐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3)结合材料三,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如何为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做出努力?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一:依法治国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某市一直用法治阳光照耀文明成长,推进城市文明建设:以法为“钢架”,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构筑城市文明大厦;以法为“盾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以法为“灯塔”,指引人们向善向好;以法为“戒尺”,规劝不文明行为。
材料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法治思想和治国经验,春秋时期就有著名的“儒法之争”,法家重视法律的作用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提出“法与时宜”的主张,总结出一套维护法制统一的办法。但是也存在诸多弊端,如没有提出民主要求,走“法治”的极端,过分迷信和依赖严刑竣法来治理国家等等。近代西方一些思想家也提出“自由是法律的重要精神”等重要思想,这些对今天我国法治建设有重要启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用“法治阳光能照耀文明成长”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材料一: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必须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指导意见》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提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重点是两项任务: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此,9月24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明确了石油、核电、国防、军工等关键领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材料二:T市市委将“深化本市国资国企改革专题调研”作为市委常委会6个重点课题之一,组成调研组围绕“完善分类监管、长效激励约束、国资流动平台”等进行深入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T市市委在认真听取人大政协、企业集团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深化T市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草案),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在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金融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T市市委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为什么要组织调研、认真听取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2015年5月12日,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人民群众对审批之弊感受最深,对改什么、如何改最有发言权。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必须增强法治、公平、责任意识,搞好事中事后监管。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为官不能乱为,要奋发有为。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分析政府做到“有权不可任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