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聪聪在学习“财富之源”后,对当地的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进行了社会调查。下面是通过调查得到的信息:
信息一 邻居王某一家四口人月收入12 500元。其中,王某父亲靠自己的专利技术在某国有企业当工程师,月收入3 000元;王某母亲是外资企业职工,月收入3 000元;王某本人是私营企业的经理,月收入4 000元,炒股月收入近1 000元;王某妻子开了一家小商店,月收入1 500元。
信息二 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占当地经济的54.2%,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占当地经济的45.8%。
(1)从信息一可以看出哪些生产要素参与了分配?这一分配方式有何优越性?
(2)从信息二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实行怎样的经济制度?请你向聪聪介绍信息一、二反映的问题有何联系?
(3)请你参照聪聪的调查方式,对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进行调查,并制作一个调查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经济生活需要法律保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情景一:小丽在中考时,因为过度紧张而导致原本会做的题都做不出来了,着急地哭起来,她一气之下,交上考卷,离开考场。
情景二:小童在期中考试时,数学没考好,她很难过。但她认真分析原因,使这次失败成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1)请问这两位同学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
(2)在现实生活中,以上两种情绪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小林、小明和小平三个是好朋友。有一次放学,三个人在一起做作业,因为对一道数学题的解答方法出现分歧,小明和小平从争吵发展到了身体上的推撞,冲突发生了。小林上前去劝解说:“两个人吵什么啊? 怎么不向我学学,小心点不就永远不发生冲突吗?”
这一情景中,冲突是因何发生?(2 分)
如果换做是你,你怎样避免冲突的发生?
小林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材料一:2009年3月30日是第十四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主题是“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和谐校园”。材料二:下表是某校八年级学生关于“遇到暴力侵害时的态度”的调查数据: 总人数不知所措与其搏斗拨打110择日报复伺机逃脱人数738727328
材料三:2009年5月27日中午,在桐城县石南中学一栋教学楼的楼道内,一名14岁的男生拿着一把水果刀,追赶着一名个子稍高一点的男生。他们相互撕扯,吓得旁边的学生四散逃跑。最后,这名男生追着高个子男学生从三楼跑到二楼,随后将水果刀插进其胸部……当120急救车辆赶来时,一切都晚了,倒在血泊中的男生已经停止了心跳。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三分别说明了什么?
(2)请分析材料二的数据,谈谈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3)怎样才能避免类似材料三中校园悲剧的发生呢?(两点即可,4分)

请你来当心理专家,诊断一下,下列情景中的主人公与成功无缘、自信全无的原因何在。
情景一:李珍非常热爱体育,经常练长跑,追上“东方神鹿”王军霞的速度是她的目标,但经过三年的训练仍然差得很远。于是,她一点信心也没有了。
情景二:在我们周围经常有这样的同学,见人说话先脸红,遇到事情“我不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情景三:王浩身上有很多毛病,他经常管不住自己,做事虎头蛇尾,总是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自己明知有这些缺点,但总是不能自觉加以改正。
会诊结果:
(1)情景一中李珍的病因是
处方
(2)情景二中的同学的病因是
处方
(3)情景三中王浩的病因是
处方

情景一:校园里,两位同学走路的时候说笑打闹,结果一不小心,撞了对面走来的人。他们俩不仅不道歉,还骂骂咧咧,推推搡搡。结果,被同学们谴责,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情景二:公园里,一名同学拿着一袋瓜子,一边走路,一边嗑瓜子,还把瓜子皮扔得满地都是,引得路人侧目,最后,又被罚款。
(1)两个情景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