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下,一些人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传统美德缺敬少行;对琴棋书画等文化瑰宝及清明、端午等民情风俗不感兴趣,却盲目沉溺于美国大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文化习俗,津津乐道于占卜算命、烧香祈福和帝王文化。
材料二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做的贡献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25%,英国达到11%,而我国只占到2.6%。
材料三 2011年11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缅甸慈善义演。演出在如梦如幻的芭蕾手语诗《我的梦》中拉开序曲,聋人舞蹈《千手观音》、缅文歌曲《外外赛赛》、京剧《三岔口》及合唱《天下一家》……演出在乐观的手语诗《生命永恒》中圆满结束。中国残疾人艺术家们,以震撼心灵的表演、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不向困难屈服的尊严,诠释了生命的伟大、顽强和美好,展现了中国的开放和残疾人艺术家们的国际视野,深深征服了缅甸观众。指出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文化领域存在着哪些突出问题?
阅读分析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结合材料三,运用创新意识哲学知识,说明文化单位如何推出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
马克思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请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实质和根源。
读图,回答问题。
(1)图1与图2各反映了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哪种方法?
(2)请说明在图2中,资本家是如何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对外开放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结合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谈谈我国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材料一:李嘉图提出:商品的价值与投在它们生产上的劳动成比例;这里的劳动不仅包括投在商品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也包括投在实现该劳动所需要的一切器具或机器上的劳动。
材料二:李嘉图认为:一切商品,不论是工业制成品、矿产品还是土地产品,规定其价值的永远不是在极为有利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时用的较小量劳动,而是不享有这种便利的人进行生产时所必须投入的较大量劳动。
上述材料表明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哪些贡献?
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求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
(1)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
(2)应如何评价斯密的上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