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果蝇是昆虫纲双翅目的一种小型蝇类,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实验材料。下图表示对雌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

(1)由图分析,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状眼是因为X染色体上的16A区段重复,该变异属于               
(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s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s,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右图所示。
s在纯合(XsBXsB、XsBY)时能使胚胎致死。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棒眼雌果蝇(Xs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果蝇的表现型有3种,分别是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和                ,其中雌果蝇占     
②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但可能在其细胞中,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该致死基因也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并与正常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用棒眼雌果蝇(XsBXb)与之杂交,得到的F1代有3种表现型,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产生了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雄果蝇应占     ;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雄果蝇应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瓶中盛有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W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X点将向移动,Y点将向移动。
(3)①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该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可以测得有关数据。
以上方案有两处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②方案完善后,测得有关数据,得到下表的结果。(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分组










































测量指标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











































5×10-5
5×10-4
5×10-3











































叶片中X的浓度(mol/g鲜重)











































2.47
2.97











































9.28











































叶片中的气孔导度(m2/a)
0.54











































0.43











































0.27

由此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的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

下图中甲图是一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的生长素浓度。解除②处受抑制的方法是
(2)将该植物置于右侧光照下,一段时间后,乙图中若E点表示该植物左侧的生长素浓度,则点浓度可表示右侧的生长素浓度。
(3)由乙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有:对不同器官来说,;对同一器官来说,
(4)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的类似物萘乙酸诱导扦插枝条生根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长素要明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图甲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的生理变化;图乙表示某电位差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请写出图甲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A、C
(2)图甲中人体内信息分子B的分泌量受到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这是一种调节机制。
(3)图中①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4)若图乙坐标曲线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则图中a段表示____电位。

w“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和耐储藏等优点。下图是“白菜——甘蓝”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他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过程中,实现①②过程常用的物质为____________。
(2)过程③叫做__________技术,该过程的诱导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过程。若用化学法,所用化学试剂名称______,该过程中获得的融合细胞的基因型有____种。
(3)过程④是细胞壁的再生过程,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
(4)已知白菜细胞中含2M条染色体,甘蓝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则杂种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若对白菜和甘蓝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能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应含______条染色体。
(5)通常情况下,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是不能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6)⑤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该过程先诱导细胞分裂形成______,由它______形成杂种植物幼苗。
(7)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显示,近十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____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酶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C=G,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____________。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DNA分子中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和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______。
(4)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

A.白细胞DNA  B.病毒蛋白质   C.血浆抗体  D.病毒核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